有人附和:“就是,纳凉区改造好前,那些人可没几个上楼的。”
“那你们就更应该感谢叶老板了,这个纳凉区,就是她给我提的建议。”高鹏说道,“而且为了能把客流引到楼上,她跟我提建议的时候,半个字都没有提在一楼改造纳凉区的事,人家这么无私,愿意把客流引到你们店铺,你们怎么不能跟她学一学?”
几人闻言一脸狐疑:“她会这么好心?”
“不管你们信不信,这就是事实,”高鹏没有跟他们据理力争,只说,“你们别看叶老板年纪轻,她格局大得很,都知道第七百货整体好了,宝贝星球才能更好,所以愿意给你们楼上这些店铺引流,可你们呢?为了一个上节目的机会来我这里讨说法,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没有叶老板提改造纳凉区的建议,电视台能知道这件事?会安排记者来采访?”
几人中有人被说得一脸愧疚,也有人对高鹏这番话半信半疑的,但他说得信誓旦旦,他们也不好提出异议。
再说,就要被人骂没良心了。
高鹏将众人反应看在眼里,说道:“总之,只要你们打算继续在第七百货开店,我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希望大家能放平心态看待这件事,节目播出前耐心等待,播出后客流增加了好好做生意,你们肯定也想早日把之前投进去的钱赚回来,对吧?”
不管来的几人心里都是什么想法,在听到高鹏这么说后,都歇了心里乱七八糟的主意。
是啊,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跟别人较劲,而是怎么把投入的钱赚回来。
何况宝贝星球和他们的店铺本身就不是竞争关系,与其盯着她,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接住电视新闻可能带来的泼天流量。
……
解决二三楼不满的店铺老板当天,高鹏收到罗松岩打来的电话,得知节目明晚八点半播出。
叶薇隔天收到的消息,原本她每天下班都会去宝贝星球看一看,这天却守在了电视机前,等着节目播出。
《新闻透视》这档节目时长是半小时,每期自然不可能只报道一则新闻,不过第七百货的相关新闻位置挺靠前。
政策方面的新闻播完,八点四十出头,就轮到了第七百货。
虽然报道主题是国营百货公司寻求新出路,但第七百货改造纳凉区欢迎市民前往乘凉是切入点,所以新闻标题包含了这两个重点。
新闻播放的画面,则和罗松岩让摄像师录制的画面顺序差不多,先是主持解说配合播放录制画面。等画面从第七百货外面商业街推到二楼纳凉区,解说适时停顿,播放了两条市民的采访。
原本叶薇还有些担心,怕录像素材太多,时间不够,记者去宝贝星球录制的那几秒画面会被剪掉。
看到这里,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后面的内容和她想的差不多,纳凉部分播完后,画面切回演播厅,主持将话题转到第七百货的改革上,然后又放出高鹏的采访。
高鹏的采访很长,全放出来占用时间过多,所以除了重点中的重点,其他内容都被剪掉,浓缩成了新闻稿由主持人解说。
而节目组不可能一直放高鹏被采访的画面,就把在楼下录制的三组视频放了上去,于是在宝贝星球录制的画面一点没删,全放了出去。
也就是说,宝贝星球不但蹭上了沪市电视台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还足足出现了八秒!
第73章运道叶薇这运道,绝了!
因为节目特性,《新闻透视》这档节目的受众大多是沪市,或者周边几个省市的人。
机械厂家属院也有不少《新闻透视》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习惯了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节目开播。
于是这天晚上,这些人都在电视上看到了宝贝星球。
他们当然知道宝贝星球是叶薇开的,毕竟店铺开业前,她在夜市的摊位宣传了许久。
虽然宝贝星球一看就投入不小,那么大的场地,那么多的设备,没个十几二十万估计下不来,但大家并不怀疑叶薇能拿出这么多钱。
想也知道,她能眼也不眨地往机械厂投入两百万,能缺这一二十万?
只是这世上的人,并不都是盼着人好的。
宝贝星球开业前,大院里不少人佯装公道地分析,说叶薇在夜市的生意能红火,是因为她夜市临着新村,孩子多。
第七百货则不同,虽然商业街周围也都是居民楼,但更多的是办公单位,居民没有新村那边紧凑,她在那里开店,生意未必能有在夜市红火。
尤其第七百货虽然是商场,但早就不行了,叶薇现在去那里开店,简直是昏了头。
总之,宝贝星球开业前,大院里看好的人并不多。
谁想开业后,宝贝星球生意竟然挺好,第七百货二三楼的商铺都没什么人进,他们店的人却多得挤都挤不进去。
但也就开业活动那几天有这么热闹,后面人虽然也不少,却远没有到人插不进脚的程度。
于是又有人说,就算宝贝星球生意比叶薇在夜市摆摊红火也不够,开店光租金就要不少钱,再装修、请人,每月营业额没有大几万都不一定能回本。
宝贝星球月营业额能有几万吗?他们看悬。
谁想开业才一个多月,宝贝星球就上电视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