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叶薇没有想到,招工启事还没发挥作用,就有人给她送员工来了。
这人也不是别个,是她小妹叶芳。
这时候沪市高考实行的是三加一模式,即学生需要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门科目中,选择一门进行深入学习,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重新编排班级。[1]
所以下半年升上高二后,叶芳班里学生有了变动,她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而叶芳介绍的人,就是分班后她新认识的同学。
对方叫胡晓丽,家是附近棉纺厂的,虽然是独生女,但家里有好赌的爸,生病的妈,境况不太好。
最近她家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她爸为了赌,把棉纺厂分的房子卖了,二是她爸在之前扫黑除恶的行动中被抓了。
后一件事对胡晓丽来说不算坏,但前一件事对她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胡晓丽考虑过后,决定辍学扛起家庭重担。
但她还没成年,能找的工作有限,叶芳知道叶薇在招人,犹豫过后找上了她。
叶薇听后说道:“你这个同学成绩怎么样?”
“比我好。”叶芳说。
叶薇惊讶,叶芳成绩是他们三姐弟中最好的,高中考上了区重点,进学校后成绩也在稳步上升,高一期末考了全校第五。
胡晓丽成绩比她好,怎么也能进前三吧?
“你们学校领导同意让她退学?而且她这情况,”叶薇思索着说,“如果转到没那么好的学校,应该能谈下来补贴或者奖学金吧?”
“她妈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要吃药,之前家里有两间房,租出去一间,她妈再接点零工,省点花勉强够用。但现在她家房子被卖了,她妈又因为这件事病情加重,动不了,家里彻底断了收入来源。”
叶芳做事细致,情况早已打听情况,“学校知道她家的情况后,给她申请了补贴,但只够她一个人吃饭。也有其他学校有意招她,但补贴高不了太多,不够她们母女的开销。至于考上复大这样名校的奖金……远水救不了近火。”
叶薇沉默下来,虽然她没考上大学,现在也过得不错,收入不比大学生差,但她心里始终觉得读书好。
要是胡晓丽成绩没那么好就算了,区重点的前三名……就这么辍学实在可惜。
叶薇想了想,问:“她妈妈生病,每个月吃药大概要多少钱?”
叶芳不清楚具体数字,但给了大概区间,说完她想到什么:“姐,你是打算资助她吗?”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叶薇说道。
已经十二月,参与今年沪市认购证抽签的公司基本都已经上市,六百份认购证加上炒股盈利在四百六十万左右。
到目前为止,她陆续买了三套房一间商铺,其中沪东的商铺和房产是贷款,首付加起来也就付了十来万。位于黄浦区的两套房全款买的,因为面积不大,两套房加起来也没花到四十万。
减掉这部分和八月去深市的支出,她手头还剩四百万出头。至于店铺投入可能会比她预期高一些,但就算减去这部分投资,她也还能剩下三百多万存款。
而夜市摆摊生意看着不大,但利润不少,她八月中才开始摆摊,到现在十二月初,盈利已经超过四万。
所以就算不考虑存款,只看摆摊收入,资助个女学生对她来说也不算事。
她也不是善心泛滥,叶芳能来求她帮忙,除了和对方关系不错,肯定也因为认可对方的人品。
人品不错,成绩也好,伸手拉一把结个善缘,以后不说求人回报,多条人脉也不是坏事。
“她可能不会答应,”叶芳犹豫着说,“她妈妈的病比之前严重,身边离不了人照顾,她打算找份工作,再请邻居帮忙照看,加上房租、生活费,每月开销少不了,她想辍学找工作,也是因为不想一直厚着脸皮朝人伸手。”
只听叶芳这么说,胡晓丽的情况确实挺棘手,她想辍学也正常。
想到叶芳高中下午五点多能下课,叶薇想了想说:“那你问一下她,愿不愿意和学校商量不上晚自习,夜市六点客流才会起来,如果她身体扛得住,可以先在我这里干着。这期间她可以好好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如果店铺装修好她还想辍学随她,如果不想辍学,我可以视情况资助她。”
叶芳听后,连忙应下来,隔天晚上再回来,就跟叶薇说胡晓丽选择了后面的方案。
学校那边也搞定了,叶芳班主任本来就觉得胡晓丽是个好苗子,就这么辍学有点可惜,只是她班主任家庭条件也一般,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得知找到暂时能两全的办法,立刻去找了上面领导,给胡晓丽特事特办。
不过特事特办也就这一学期,如果期末考试胡晓丽成绩没有下滑,这事自然好商量,但如果下滑严重,上门领导可能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但不管怎么样,至少现在,这件事是解决了。
隔天刚好周日,早上吃过饭,胡晓丽就来了叶家,叶芳介绍两人认识。
简单聊过后,叶薇发现胡晓丽虽然不算外向,但也不怵人,说话谈吐都很不错,就让她晚上去试下岗。
说是试岗,其实只要她表现不是特别差,叶薇都会要她。
而她表现也确实不错,脑子灵光记性好,熟悉两遍,就搞清楚了摊位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一晚上没出错。在顾客面前也落落大方,不张扬也不怯场,进入角色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