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多了反而不好,这孩子正是成长的年纪,需要自己解决问题获得历练。
刘彻眼见自己问了几个问题,都没得到答案,便没有再继续问下去,而是收起卷宗,默默地走了出去。
在门口,刘彻又遇到了端着汤药的下人,刘彻将他手中的汤药接了过来,并亲自走到屋中,给苏云送了上去。
刘彻朝着苏云深深鞠了一躬,便退下去了……
……
刘彻的作为,虽说有拉拢苏云的想法,但他对苏云的尊敬也是真心的。
身体中了剧毒危在旦夕,还不忘嘱咐自己,这份恩情对太子刘彻来说是很重要的。
恨归恨,爱与爱,刘彻还是公私分明的。
刘彻果然雷厉风行,按照苏云卷宗上所写的,抓捕了一批底层的官员,并将他们关了起来。
刘彻借此机会,将延尉和牢狱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人,快速控制了大汉的司法和执法系统。
刘彻才13岁,这些自己人哪来的呢?
因为刘彻喜欢儒学,让那些儒学之士看到了机会,积极围绕在刘彻身边,逐渐获得了刘彻的信任。
其中便有董仲舒、赵绾、王臧几人,他们在后来都得到了刘彻的重用。
刘彻极为喜欢儒学,尤其对董仲舒口中的儒家思想向往,因此经常和董仲舒形影不离,交谈甚欢。
儒家在战国之后,便分成了很多学派,而董仲舒所向往的儒家,便是儒家学说里的公羊学派。
因为公羊学派主张大一统,主张大复仇主义,这非常符合刘彻强化中央集权的想法,所以备受刘彻的推崇。
至于对那些抓起来的官员,刘彻是不打也不罚,就是将他们关起来。
将他们关入牢狱之中,便把他们和上层官员隔开,他们会不会招供、招供了又会供出什么来,这些事情那些上层官员就不知道了。
,!
将他们留在牢狱中,便是一个可以随时利用的东西,一旦上层的功臣集团跳的过欢,刘彻便可以把这些底层的功臣集团推出来,堵他们的嘴。
这番行为震惊了所有的人,他们没想到刘彻会如此雷厉风行,更没想到刘彻会如此作为。
有把柄在手,萧则、张欧等人只能认怂,乖乖向刘彻投靠。
之后刘彻又处置了一批官员示威,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达到震慑所有人的目的。
这一套操作下来,再也没有人敢小看刘彻,不少人已经对这个未来的皇帝,产生了恐惧之心。
这般的手腕,纵使当今皇帝也不是对手。
老刘家都是天生的政治高手啊!
看着刘彻的种种作为,苏云也打心底里满意。
对于刺杀自己的这帮人,苏云也不是非要整死他们,毕竟他们在朝中还有着根基,况且他们就是想将朝廷的水搅浑,要真大开杀戒起来,还就如了他们的意。
但苏云非常:()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