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着重把握尺度,不像港岛那些右派报纸那样直接捏造下三烂的谣,是从理论高度和文化安全角度,对其进行深刻的批评剖析。
尤其点名小林天望本人,强调其作为外来资本代表的投机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嗯,很好。”
梁威霖满意地点点头,拿起一份《文汇报》的清样扫了一眼,
“力度正好。小林这个人……他和我们关系不错,我们心里清楚。
但这种时候,万不能让人看出端倪。
整个港岛报业都在骂他,都在排挤《龙jup》,我们左派报纸自然要站在港岛舆论一边,同进同退,同仇敌忾!
批评他,就是我们的统一战线表现。
如果我们反而为他说好话,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反倒暴露了我们和他存在私下交往。
这分寸,你们把握得不错。”
他自认为深谙此道,觉得在表面上的舆论风口中,和小林天望划清界限是明智之举。
内心也为自己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感到一丝得意。
只要表面上跟着大家一起骂,谁又能想到私底下他和廖公还与小林天望交往过密呢?
但是,此时坐在沙发上的廖公,此时却深深地皱起了眉头,正用指甲轻轻敲打着红木沙发扶手。
他听着梁威霖的话,心中却不免觉得有些不妥起来。
“威霖同志,”
廖公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你这样想,恐怕…有些欲盖弥彰了。”
“哦?”
梁威霖原本脸上略显得意的笑容僵了一下,看向廖公。
廖公放下茶杯,目光如炬:“我们左派报纸的立场和调性是什么?是统战!是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
尤其是在对港工作这种敏感复杂的局面下。
小林天望,一个成功的日籍华裔商人,一个在港岛从事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无论从文化交流还是统战价值看,都是我们应该积极接触、争取的对象。
这在舆论场上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现在整个港岛都在骂他,我们左派报纸也‘深刻批评’他,与那些右派报纸甚至右派政客同流?
这太反常了!
太不符合逻辑了!
反倒会让有心人,特别是港英当局,觉得我们是在刻意掩饰什么,故意跟风骂人来撇清关系。”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梁威霖脸上自得的神情消失,开始变得凝重,才继续道:
“欲盖弥彰,适得其反啊!
我们越这样干,别人就越会起疑心:为什么向来最讲统战、最爱拉拢社会名流的左派报纸,对小林天望这个风头正劲的人物态度如此不友好、如此刻薄?
是不是私下有什么不能见光的交易,现在急于切割?
这不等于不打自招吗?”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就浇醒了梁威霖。
他内心立马便转过无数念头:
确实!
左派报纸向来扮演“开明”、“包容”、“爱拉拢人”的角色,尤其对小林天望这种非英籍、与大陆有血脉联系的成功商人,按照“常规剧本”,即使不能直接称兄道弟,公开表示某种程度的赞赏或鼓励,才是最正常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