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
空气仿佛被点燃了。
当《龙jup》杂志社正式宣布,响应广大读者的如潮热情,由月刊改为半周刊,每周出版两期,时,整个东京的漫画业界都嗅到了风暴真正来临的气息。
第一期《龙jup》周刊的成功,仅仅是预热,所有人——友商、竞争者、乃至持币观望的合作者——都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紧接而来的第二期。
这份新兴杂志的成色,将在这一期得到最终的检验。
清晨,《龙jup》杂志社内气氛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与期待的厚重感。
巨大的铅印机发出低沉的轰鸣,新鲜油墨的气息弥漫在印刷厂房之中。
这一次,首印不再是试探性的数量。
首批三百万册杂志,在效率极高的印刷流水线作业下,源源不断地被捆扎、装箱,由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大型运输车,载往全日本大大小小的书报亭、便利店和书店。
社长小林惠子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香奈儿套裙,身姿笔挺地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
她手中端着一杯已经半凉的咖啡,目光穿透玻璃,俯瞰着楼下热火朝天的装车场景。
她的办公室内,电话铃声从清晨开始便此起彼伏,负责销售、印刷、公关的部门负责人脚步匆匆,进进出出,汇报着最新的铺货情况。
“小林社长,东京市区核心区域的一千个销售点已全部配送到位!”
“小林社长,关西地区报告,大阪、京都等重点城市已完成铺货!”
“小林社长,物流部报告,北海道的运输车已经按时发出……”
每一次汇报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小林惠子心中激起一圈微澜。
但她的面上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只微微颔首,或用简洁的指令回应:“持续关注。”
市场上,读者的热情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在第二期《龙jup》上架的瞬间喷薄而出。
首日的销售数据,如同滚烫的铁流,通过电话线汹涌地灌入杂志社。
“小林社长!涩谷站前最大书报亭,开门一小时,两千册全部卖光!店主正在加急调货!”
“秋叶原所有漫画专卖店全部告急!店员说像遭遇了暴民抢劫!”
“名古屋总代电话请求支援,首批配额早已见底,消费者还在排队等待!”
“札幌!札幌也要断货了!”
临近中午,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几乎是冲进社长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丝疲惫的苍白:“小林社长!三百万册……三百万册在下午三点前,除极偏远地区,已经……已经全部售罄了!全国断货报告像雪片一样飞过来!”
喧嚣的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半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小林惠子身上。
她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但声音却清晰稳定得如同磐石:“通知印刷厂,暂停其他所有出版任务,所有机台全力运转,立刻加印。第一批目标……二百万册!”
巨大的印刷机器再次发出震撼的轰鸣,比上一次更加急促,仿佛也感受到了市场的饥渴。
油墨的消耗量急剧上升,纸张如同雪片般飞速翻过滚筒,装订线上下飞舞。
整个印刷厂灯火通明,工人们汗流浃背,却个个精神抖擞。
新印制的杂志像开闸的洪流,以最快的速度再次涌向市场。
这一次,《龙jup》的名字真正点燃了全日本。
加印的二百万册杂志,在晚上十点多最后一个销售窗口关闭前,被抢购一空。
一些热门地段的书报亭主甚至挂出了“《龙jup》售罄,明日请早”的告示。
一日之内,《龙jup》第二期销量冲破五百万册!
这个数字,如同一颗核弹,在平静的日本漫画界炸开。
这个消息传来,整个日本都炸了!
……
林家,林同春正在书房处理文件,管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地敲开房门:“老爷!惠子小姐的《龙jup》,他们第二期今天开卖,一天卖了五百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