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客气。我等今日冒昧来访,正是为了解江东粮荒,略尽绵薄之力。”
杨仪微微一笑,命人奉上茶水:
“原来如此。各位有心了。”他语气温和,似乎真的不知对方来意。
朱显捧起茶碗,却未饮,只笑着接口:
“杨大人,如今江东大旱之后又逢战乱,百姓缺粮。我等身为江东土著,虽不敢自比古人‘竭股肱之力’,却也希望能助总督一臂之力,救民于水火啊!”
许平也立刻附和:“正是!昨日姜参军来府上借粮时,我等一时有些误会,心存疑虑,不敢轻易答允。”
“事后想来,实在愧疚。我们怎能见死不救?所以今天特地登门,愿将各家囤积粮食全数借予朝廷,以解燃眉之急!”
王泰哈哈一笑,端起茶碗遥敬:
“杨大人,一场误会而已。今日我四家知错就改,愿与朝廷携手度过难关!”
这四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慷慨激昂,好不动听。
堂内侍立的蜀军官兵若不知内情,还真要被他们的“赤诚”感动。
但杨仪心里明白得很:这四人何等奸诈,如今突然转变态度,必有所求。
他不动声色地听完,放下茶杯,淡淡道:
“四位家主深明大义,杨某替江东万民谢过。”说着也拱了拱手。
陆铭见状,微笑着顺势问:
“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我等所献粮草,可否收下?”
杨仪目光从四人脸上缓缓扫过,半晌方道:
“陆家主此言差矣。几位不是‘献粮’,而是‘借粮’吧?”
四家众人脸色一僵,旋即勉强笑道:
“借,借。自然是借。我们相信蜀汉朝廷信誉,日后定当归还。”
“那就好。”
杨仪颔首:
“借粮之事,倒也并非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