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愿意,她也差不多有八分满意,可是剩下的两分怎么办?那两分就是江氏的四个孩子,两个大的她能接受,但是两个小的就不行了,尤其是最小的那个,才不到一岁,还得养十几年呢。而且,他俩成了,江氏每天要外出做生意,孩子还不是得好看,她看自己的孙子孙女就罢了,那是应该的,看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她可没那么大的心胸。
田婶思来想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这天吃过午饭后,田婶又来江氏这边串门闲叙,此时,李念弟三姐姐牵着狗去遛弯了,家里就剩下江氏在,她正抱着小新坐在走廊里晒太阳。一看到田婶,赶紧起身招呼她坐下,两人就在走廊里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天。
田婶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江氏身上,她作出一副替江氏着想的模样说道:「你说你年纪轻轻的,长得模样又好又能干,难道就这样守一辈子?」
江氏怔了一下,说道:「说真的婶子,我现在觉着自己过得挺好的,几个孩子懂事乖巧,生意也不错,够我们娘几个吃喝的,我现在很满足了。」
田婶继续劝道:「话虽这么说,可也不是个长理儿,俗语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你不趁着年轻为自己谋个好出路,等到年纪再大些就更难了。」
江氏苦笑一下没说话。
田婶看了她一眼接着又试探道:「前几天还真有人向我打听过你,那人说你哪哪都不错,就是吧,家里负担太重。我觉着,你要是把两个小的送人,你自己也能减轻负担,孩子的日子也好过些,你说是不是?」
江氏听到这话,不禁吃了一惊。她看了田婶一眼,嘴唇抖动一下,没说话。
田婶还以为她听进去自己的话了,又接着说:「你这么做,大家伙都能理解你的苦心,谁也不会说你什么。」
江氏语带颤抖地说道:「婶子这话就不对了,我家的日子过得下去,为啥要把孩子送走?以前生计艰难的时候我都没想到要把孩子送人,如今更不舍得送。请婶子转告那家人,也别让他们来说亲了,说了我也不同意,我自个儿带着孩子也能活得好好的。」
田婶见江氏的脸色都变了,赶紧安抚她道:「你别急,我只是随便跟你聊一聊。咱就算要送孩子也不是随便一送,肯定是打听好人家才送。像小新就可以送给那些有儿子没闺女的人家,招弟大些,可以送想要童养媳的人家。」
江氏一脸无语,这田婶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老想着她把孩子送出去呢?
江氏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说道:「田婶,你不用替我们操心了,孩子我自个儿养得起。」
田婶觉得两人说话的气氛已经变了,便识趣地起身告辞了。
田婶走后,江氏越想心里越不痛快,等到李怡弟姐妹三个带着狗遛弯回来时,她的脸上仍然带着怒气。念弟就问她怎么了,江氏没忍住就跟她叨唠这事:「也不知道你田奶奶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三番几次地劝我把招弟和小新送人。我都说了不愿意,她还接着说。我就奇怪了,我的孩子又没吃她家的饭,她咋就那么想替我做主呢,关她什么事啊。」
李念弟听罢也是一脸惊讶,她说道:「奇了怪了,咱们家又没吃她家大米,也没找她借钱借粮,她到底操的哪门子闲心?」
江氏道:「是啊,我也一直想不通。」
李念弟觉得这事透着奇怪,要是怕她两个妹妹养不活,那就应该在刚搬来时劝说,怎么会在她们生意明明这么好的情况说,而且是不止一次的劝,这其中必有旁的缘故。
李念弟决定去找人打探打探。
她还没去打探,白大娘就上门来了。江氏把白大娘迎进来,倒了热茶端来点心,两人坐着说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田家的事上。
李念弟在旁边引了这个话题:「白奶奶,我觉得田奶奶有些奇怪,她最近总劝我娘把我两个妹妹给送出去,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