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季节往复,进入80年代以后,时间好像被按下了加速键。后来人们常说新世纪,时代变革飞快,事实上中国迈入80年代后,也差不多是一天一个样。国家坚定不移的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曾经那10年疯狂的岁月,仿佛已经离人们非常遥远了。“哥,再这么下去,业务是没法谈了。”李天明正吃着午饭,他也是刚从市里回来,就接到了天洪从杭州打来的电话。开口就是一通抱怨。“咋回事?”“说好了的,每年最少2500台,可我见着物资局的杨局长,他又说啥,销量不佳,库存积压,要求降低供货量,我和他说合同,他就和我东拉西扯的。”“他想要多少?”“就500台!哥,量这么小,咱们厂根本没啥赚头啊!”李天明想了想,道:“下午再去和那位杨局长聊聊,如果要减少供货量,运费必须他们出!”“我再试试吧!那个……哥,淑娟咋样了?”“家里的事,你放心,在京城你二哥家呢!”今年正式颁布了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各种大标语现在刷得全村到处都是。不过这承诺后来也没咋兑现,口号也变成了赡养老人是义务,推给政府很可耻。没地方理论去。郑淑娟是年前检查出了怀孕,自从生了小梅以后,中间流产了一次,好不容易又怀上了,两人自然不舍得放弃。只是,相关部门盯得紧,抓得严,甭管是村里,还是海城都待不下去了。李天明干脆把人送去了京城天亮家,独门独院住着,也能安全些。可就算这样还是走漏了风声,经常有人上门来给李天明做工作。谁都知道,有本事把人藏这么严的,只有他能做到。“这就好,这就好,哥,我下午再去找杨局长。”挂了电话,李天明接着吃,这次去海城待了三天,一直是车间里吃,车间里睡,可把他给累坏了。“谁来的电话?”宋晓雨走了进来。“天洪!”“他现在在哪呢?淑娟怀着孕,他还绕世界的到处跑。”“杭州,他守在身边有啥用?还不够添乱的呢!”郑淑娟刚检查出怀孕的时候,就有县里的计生干部登门,结果这小子把人给打了,要不是李天明在李学国跟前求情非得拘留他不可。“是不是出啥事了,从你回来,我就觉得不对劲儿。”“没啥大事,就是……生意不好做!”李天明是真没把这个当成啥大事,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遇上些沟沟坎坎的很正常。这些年,各地都在忙着建厂,大柳镇的产品在外地,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就拿方便面来说,原先整个华北地区基本上就是“何师傅”一家独大。这两年更是将市场开拓到了江淮一带,甚至李天明上半年跟团去广州参加广交会的时候,在那边也看到了何师傅方便面。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尤其是进入九月份以后,厂里在外省的订单直接缩水了五分之一。经过调查才知道,国内又出现了六家方便面生产厂,而且,采用的还都是油炸技术,味道上虽然照比何师傅差了一点儿,可依旧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五叶电风扇也一样,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开始采取本地保护政策,外地的商品很难进去。天洪刚刚和李天明抱怨杭州物资局要降低采购量,他也知道是咋回事。那边今年也建成了一个电冰箱厂,同样引进了国外的技术,为了扶持本地的品牌,自然要缩减海尔的市场份额。宋晓雨不懂这些,而且,她相信李天明一定有解决办法。“哥!”两口子正说着话,小五推门进来,直奔电冰箱。“你咋回来了?这也没到放假的日子啊!”小五已经上高中了,明年就要高考。“我上次回家不是和你说了嘛,咕咚咕咚……”一口气先灌下去半瓶汽水。哈……“干妈说让我好好准备,参加艺考!”李天明听了,抬手拍了下脑门儿。最近都快忙晕了,把这事给忘了。小五的文化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的,照这么下去,考大学基本没啥希望。年初,黄丽英就曾找过李天明,说是想要让小五尝试一下艺考。这些年,她一直跟着黄丽英学声乐,虽然学的咋样不知道,但黄丽英只要提起这丫头就是赞不绝口。“你真想好了,不打算再努力努力。”李天明的想法还是有点儿老派,好好学习考大学,和唱歌跳舞考大学,那……能一样吗?“哥,我……真努力了,可我这脑子跟不上有啥办法!”这话说得可真有志气。“再说了,唱歌有啥不好的,没准儿我以后也能像李谷一,郑绪岚那样呢!”,!“行吧,随你!”本来也没指望这丫头能光宗耀祖,要是真能把歌唱明白了,以后进个文工团啥的也挺好。“那你下半年就不去学校了?”“我和学校都说好了,哥,你放心,学习我也不会落下,不是还有李老师嘛,我跟她学!”这丫头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李天明还说啥。“哥,我先去找干妈了。”说完,又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汽水,转身就跑了。“这丫头……”“行了,不管咋说,也是一条出路,我倒是觉得挺好的。”行吧!对小五,李天明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全家人都护着,他能咋样。吃了饭,李天明也要去厂里看看。这两年,虽然没添置新的产业,但规模上扩大了不少。尤其是电饭煲,虽然依旧用于出口,可是在东瀛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了半数。那个温控系统,早就被东瀛人给吃透了,可无奈专利在国家的手上。他们咬着牙也只能从中国进口。空气炸锅更是欧美等地区家家必备的电器。现在每年的出口总量,早已经突破了30万台。只这两样商品,就能让大柳镇赚得盆满钵盈。可李天明的心里却并不满足,国外的市场虽然重要,但内地市场才是根本。“最近这两个月的产量怎么照比上半年差这么多?”看了生产报表,李天明虽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市里的订单就那么多,产量要是不控制一下,造成库存积压更麻烦!”张丽梅只负责组织生产,对厂里现在的状况也是无可奈何。“天明,还是得在外地市场想办法,要是物资局周局长那边解决不了的话,我们能不能自己去外面跑一跑?就像天洪那样!”原材料供应,人工,这些全都充足,可就是因为订单的问题,厂里最近两个月一直只能压缩产量。如果只是短期还没什么,要是一直这样,工人们肯定会有意见。大柳镇的工厂也在施行绩效考核,干的少,拿的就少。长此以往,谁能愿意。“你有想法?”“那就要看你敢不敢用人了。”张丽梅早就想出去闯一闯了,整天没困在车间里,干这些生产调度的工作,她也早就烦透了。像天洪那样多好,天南地北到处跑,开拓眼界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你要是走了,厂里怎么办?”“你要是放心就交给建设和四萍,一个负责车间管理,一个负责生产调度,俩人咋也比我一个人强。”话是这么说,但这些年厂子一直都是张丽梅在管理,突然要管人……“这事我再想想,过几天给你回话。”说着,李天明除了车间,刚把烟掏出来,就见一个人朝他走了过来。“啥时候回来的?”:()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