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听了都应了一声,就一边吃着包子,一边跟着骡车走。
距离这边城门最近的店铺是远洋阁,高家父子就先领着他们去远洋阁,把店里的人先介绍他们认识。
彼此认识了,常佃户上到车上,掀开一部分棉被和草帘,露出下面的木箱边上的一个盖子,打开盖子,里面都是凿好的一尺见方的冰块。
这么大的冰块放冰鉴里面需要再凿开,大多数人家都是一个冰鉴最多凿开一块冰。
谈晓兰交代过,给店里的冰鉴用两块冰。
有过渡口买冰待客经历的高昌茂,一改以往的节俭风格,坚决贯彻了谈晓兰的这一决定。
常佃户拿出来一块冰,高昌茂就让张里正的孙子把那块冰一分为二的凿开,放在冰鉴的两面,然后再凿开一块放在另外两边,两大块冰把冰鉴放的满满的。
然后是正对门的大堂,谈晓兰给买了一个大冰盘,高昌茂也按着她的吩咐,直接放了三大块冰。
二楼的隔间,还有供人休息的桌椅边,不管去不去人,也摆上小冰盘,上面放着半块冰。
这一通卡卡的凿,该放的地方都放上,算一算,竟然用了九块半的冰!
常佃户重新盖好木箱盖,再一层层的把草帘和棉被盖好,高顺财牵了骡子,直奔绣庄总店。
这边店里只放了一个冰鉴和一个冰盘,冰鉴放在柜台前面,冰盘就放在了绣娘们做活的地方。
冰鉴和远洋阁一样凿开了两块冰放在四面,冰盘就直接放了一整块。
也就是自己存的冰舍得这样用,要知道一个店里放三块冰,如果花钱购买,就夏日这种淡季,赶上哪天生意不好的时候,店里的利润都不够买冰的钱。
在总店里放了冰,高顺财就不让老父亲跟着去分店送冰了。
高顺财带着常佃户两人给分店送完冰,然后就是摇风阁,同样塞满了两个大冰鉴。
高顺财要给冰盘里再放一块冰,刘三就道:“只这一层,两个冰鉴就够了,冰盘就先不用了,等哪天热的很了再用。”
刘三这么说,高顺财也不勉强,说了句:“要是温度降不下去,明天就用上冰盘。”
刘三应着:“好”,要留他们喝茶,高顺财:“下次吧,都快中午了,我们姑娘还没见到送过来的冰呢,我得赶紧送过去。”
刘三只能把人送到门口……
第148章第148章
给摇风阁送过冰,高顺财又带着五家庄的人给二舅的杂货店,还有大表哥的书斋送过去,到谈晓兰家的时候,都快午时了。
七个大小不一的店铺,一共用了不到三十块的冰,差不多就是一平方方的量。
现在车上还有不到二十块的冰,谈晓兰开始计算。
爹爹和兴强他们白天都不在家,所以他们书房里先不放冰,只客厅的冰鉴放冰,外院的人可以随时取用,来了客人也方便招待。
内院白天也只祖母,何氏,自己还有小菊在家里,一人屋里一整块,然后内院客厅的冰鉴也需要放满。
这些屋里放完,还剩下十块,晚上其他人回来之前,给他们屋里也放上冰,这样算下来,最后还能剩下四块冰。
爹爹在商行里做事,商行财大气粗,账房又是动笔墨的地方,前两日门店和账房就已经用上了冰,所以不用去送冰。
至于朋友,禹家在商行里用冰的时候,就已经用上了,不用自家往那边送。
谈晓兰不知道小伙伴们家里有没有开始用冰,她在考虑,今天要不要给她们送。
还没决定怎么给她们送,何氏就说:“给宝音送过去两块吧。”
既然何氏说了,谈晓兰也不过多的考虑了,让肖小子给宝音和卢锦嫣一边送两块。
爹爹他们回来再用的冰,就先放在家里的地窖里。
车上的冰都取出来了,常佃户就准备回去。
都中午了,谈晓兰怎么可能不留饭,让高顺财在外院客厅里招待他们用饭。
吃过午饭,高昌茂又留他们在门房旁边自己平时休息的屋子里歇了觉。
两人寅时过半(凌晨四点)就起来装冰,赶了那么远的路,又是夏天,也确实乏了,就在高顺财平日里落脚的屋里歇了午觉。
人睡醒了,骡子也歇够了,高顺财付了谈好的一趟一百文的工费,交代他们明日还送今天一样的量,就送两人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