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丫鬟都是出身良家,被亲人卖到牙行的,在牙行里只学了点粗浅的规矩,规矩上和做事上面都差了很多,这是她们的缺点。
她们缺点虽然明显,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对主人的忠诚度,特别是姑娘家身边的丫鬟,忠诚度比规矩可重要太多了。
谈晓兰每天回家,就能发现麦冬的不同,张嬷嬷的培训,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张嬷嬷把谈家的下人培训了三日,就提出告辞。
谈思立早就安排小菊准备好了厚礼,张嬷嬷推辞不过,只能收了。
家里的骡车这两天也已经买好了,高顺财套了车,把张嬷嬷送回禹府。
张嬷嬷见了林氏,不等她问,就开始说起来这几天对谈晓兰的观察。
“我看谈家长辈对谈大姑娘的宠溺,心里还觉得可能不太行,毕竟像谈家那样的家境,姑娘说要什么,长辈就没有反对的,反而还因为没有考虑的前面而自责,实在是太过宠溺了!
我当时觉得,这样普通的家世,又被宠的太过的孩子,可能对家里其他孩子的包容度,就不会太高。”
林氏听完,也是认同张嬷嬷的说法的,心里正遗憾着,张嬷嬷一声“不过”让林氏又重新又了期盼。
张嬷嬷:“谈姑娘虽然被长辈宠溺,对弟弟妹妹们却很好,谈家二姑娘和她只差了一岁多,我发现二姑娘不但一点不嫉妒姐姐,对姐姐更是比对她母亲还亲近。
谈姑娘和妹妹的关系好,和弟弟们的关系也不差,特别是最小的公子,每天下学了都会缠着她。
她不但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好,对住在家里的表妹也很好,我听谈老太太说,她们去年才知道,外孙女在家里的时候祖父母不让习文练字,只让她们做饭下地,还是谈姑娘给表妹找的绣庄去做学徒……”
张嬷嬷林林总总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都讲给林氏听。
林氏听完,又是欣慰又是遗憾的说:“这么好的姑娘,如果不是小峰太小,我都想聘回家来!”
张嬷嬷听完就笑,道:“峰少爷还小,娶媳妇不着急,咱们清少爷急着娶媳妇,聘回家做侄媳妇,也不遗憾了。”
林氏听完也跟着笑,“嬷嬷说的对,明日再辛苦你一趟,把知道的这些再跟嫂子说一遍,让她也稳稳心。”
张嬷嬷:“我觉得三夫人听了可能更着急了。”
林氏听完哈哈大笑,“一家好女百家求,着急是应该的。”
张嬷嬷感叹道:“现在谈家刚搬过来,知道谈姑娘好的人还不多,若是再等个半年,谈家的门槛还真能被媒人给踩烂了!”
林氏收了笑,道:“那我可得抓紧了,这么好的姑娘若是被别人给聘走了,我得后悔一辈子!”
……
林氏在家里担心谈晓兰被别家给聘走了,而谈家人,避着谈晓兰的时候,却在为她的婚事发愁。
老太太对儿媳妇说:“马上就到兰儿十五岁生日了,过了这个生,就是大姑娘了!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到处传兰儿的坏话,现在搬到州府,咱们家也有专门做活的人了,自家姑娘做不做事也没什么关系,兰儿以后再说亲,应该就不会被别人把不做家事,当成个大事来挑拣了。”
何氏道:“娘你放心,我虽然不怎么出门,也知道这周围不少人家的闺女都是不做活的,咱们兰儿的那点小习惯,在州府就不算事。”
老太太听完也放下心来,转换话题又说起了谈晓兰过生日的事。
对比于老太太对自己亲事的着急,谈晓兰现在却是一点也不急。
不说前世十八岁才算成年,女孩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岁,就连现在这个时代,自己也才刚成年,这个时代到十八九岁才成亲的女孩多的是,自己过几天才十五岁,正是挣钱的好年华,傻了才会想着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