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花推门而入,走到厢房内时,正看见两个军医在给幼帝喂药。
这军队中的军医一个个都是在战场上洗礼过的,十分凶残,永昌帝半睡半醒无法张喂进去药,他们干脆掐着鼻子抬着脖子硬生生往里灌,李万花到的时候,幼帝刚被灌完药,在床榻上呛的直咳。
见李万花前来,两位军医匆忙后退,行礼,避让出厢房。
这厢房间就只剩下了李万花和被活生生呛醒的幼帝。
幼帝当时痛苦万分,头晕脑胀,嗓子还很疼,倒在床榻间根本起不来身,身上的骨头都像是针扎一样,后背的冷汗将床铺都浸湿,正难受的想死的时候,面前突然多了一道身影。
“孩儿、世乾——”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身前,对方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正小心喂到他口中来,他张口一抿,是微凉的茶水。
茶水顺着他喉管咽下去,将喉咙中苦涩药味儿冲淡,也缓解了身上炽烤的病气。
他倒在床榻之间,脸上烧的一片酡红,唇瓣也干裂起皮,混混沌沌的喊了一声“母后”,声线嘶哑极了。
瞧见他这副模样,李万花心底里自是难受。
虽说这个孩子是宣和帝的孩子,但是这孩子跟宣和帝却并不相似,更何况,他是在李万花手里长起来的,在李万花眼里,这也是她的孩子。
看见这孩子这样狼狈,李万花自然也觉得痛,她抬起手,轻柔地摸过这孩子的脑袋,低声说:“母后在,没事了。”
她又想给永昌帝唯一口水,但永昌帝却不肯喝了,只偏过头,用一双眼望着她,问:“母后——那逆贼,与母后是何干系?”
李万花摸着他脑袋的手微微一顿。
这孩子只是岁数小,却又不是蠢货,自然能够察觉到李万花与廖寒商之间的不对。
那些大臣们不肯与他说,都是一副忌讳莫深的模样,他自然着急,只能来问一问母后。
望着永昌帝那张昂着的、倔强的小脸,李万花微微扯出了一个笑容,轻声道:“廖寒商早些年一直爱慕母后,眼下他得势了,母后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此来保全我们孤儿寡母,和外面那群文官的命。”
那些情啊爱啊,小孩子不懂,李万花也不会和他说,在李万花眼里,永昌帝不需要知道那些,他只需要知道他的母亲为他做了什么,然后好好回报他的母亲就够了。
永昌帝被震在原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他眼里,母后与姐姐一样,是这世上顶尊贵的人,他是男人,他应该保护她们俩,可是现在,他不仅没有保护好母亲,还连累母亲为他受委屈。
他还年幼,脑袋里装不下那些算计,对母亲的爱在这一刻冲毁了所有,只有愧疚涌上来,像是要将他淹没。
永昌帝的脸刹那间都白了,人像是要窒息一般,几乎要晕过去。
李万花反
倒握紧了他的手,道:“不要怕,孩子,有母后在,我们都会好的。”
说话间,李万花慢慢爬上床榻,像是儿时一样抱紧他,拍着他的肩膀,轻声道:“好好休息,养好身子,母后需要你,你的姐姐需要你,那些大臣也需要你。”
永昌帝陷在了母后的怀抱中,嗅着母后身上的香气,带着愧疚与不安,沉沉的睡去,睡去的时候,小小的幼帝在心里下定决心。
他要平反贼。
他要让母后一辈子顺心称意。
太后则静静地看着他的脸。
太后最会哄男人了,以前哄宣和帝,现在哄廖寒商,顺便再加上一个永昌帝,三个男人都被她哄得团团转,只需要几句话,这些人就会愿意为她卖命。
包括她的儿子。
她也不是不爱她的儿子,只是和爱廖寒商一样,挑挑拣拣的爱一爱,但心底里,永远最爱她自己。
——
那时候,正是临近午时。
太后抱着她的儿子假寐,永安在小山村里跟隔壁婶子斗智斗勇,廖寒商去召集一群养子,宣布跟太后的婚事,宋知鸢则刚跟司农寺卿将捋完所有流程。
明日,他们将离开长安,出征洛阳。
既然要出征,就要摆开阵仗,长安城中所有官员都开始忙活,要送人出战,要鼓舞四方,最关键的是,北定王发布了一个命令。
他要广开长安城门,让官员们接收洛阳来的流民。
这可是个麻烦事儿,接受难民的工程量十分巨大,足够整个长安的官员忙起来。
这一点让宋知鸢十分惊奇,之前惩戒宋娇莺与孙公子时就可见他的手段,他应该是个心狠手辣、不拘小节、以大局为重的人。
她以为北定王也会和那些文官一样不管他们,她不知道北定王为什么会下这么大力气来帮一群流民——因为所有人都说,流民的命不是命,救一部分流民反而会连累所有人,以至于宋知鸢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