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今日身穿鹅黄色绵丝素锦长裙,外裹了一件兔绒毛长披风,发鬓挽成花苞鬓,其上簪着南海小珍珠,毛茸茸的披风簇拥着一张明媚白皙的圆面,瞧着活泼灵动,十分惹人喜爱。
宋右相看见人的时候,先是觉得有几分眼熟,后是倒吸一口冷气。
这不是他那跑去方府、久久不归的大女儿吗?
不只是宋右相认出来了,旁的满朝文武也认出来了,一双双眼先是看一眼宋知鸢,后又齐刷刷的看一眼宋右相,最后又一同重新落回去看宋知鸢,像是要用目光将这对貌合心不合的父女给盯出两个洞来。
宋知鸢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所有人都会审视她,凝望她,他们会将她这个异类跟林元英摆在一起,她远不如
林元英锐利狡诈凶狠,但她可以坚韧平和隐忍。
她在今日来此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绷直着脊梁跨进去,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太后与永昌帝行礼。
“臣女宋知鸢,见过皇上、太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行礼时,永昌帝用一种稀奇的目光看着她。
他早就知道姐姐有一个好友,但也只是知晓,不曾多问过,毕竟他姐姐是大陈中大名鼎鼎的草包,玩物丧志的废物,对错不分的酒囊饭袋,招三惹四的街溜子,玩火自焚不知道多少次出事儿就找太后擦屁股的搅屎棍,她胸中无数虚有其表一无所长无知愚昧,还很能给自己找麻烦,碰到什么有趣的事儿,她真的会直接下去插一脚。
永安当初干过的匪夷所思的事儿可不少,以前她在旁人府内作客,瞧见两个妯娌争风吃醋,觉得有意思,还特意给她们俩断案分辨到底是谁对谁错,闹得主人家十分没脸,还有一回,旁人家两个公子当街打架动手,永安又觉得有意思,把这俩人绑了一起带回公主府,收了当男宠后还要把他们俩关到一间房里,像是斗蛐蛐一样斗,在永安眼里,没什么对错与规矩,她就是给自己找个乐子,觉得有意思。
身为永安的好友,宋知鸢就也被打上了玩物丧志的烙印,而现在,宋知鸢站在金銮殿中,说她发现了一个能加持国运的神物,能为大陈增福添寿。
就像是石头突然变金子,这如何不让人感到震惊呢?
“你说你找到了个作物。”永昌帝用稚嫩的声音开嗓,问她:“是何作物,又是从何而来?”
宋知鸢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一一讲来。
“回皇上的话,臣女喜爱花草,常从外面购置名贵花草,无意间发现此物果实可以食用,生长期短,甚至还不需要阳光,极为神异,故进献而上,惟愿大陈万年昌盛。”
跪在地上的女子条理清晰,言语诚恳,其中的赤诚之意可见一般。
永昌帝虽年幼,但也爱听这好话,顿时高兴不已,大手一挥,道:“你想要什么赏赐?朕给你个永宁郡主的封号如何?”
这等推进国运的东西,放到男子身上,得连拔升三阶,但是放在女子身上,却不好封赏,所以永昌帝想给个封号。
永宁永宁,与永安只差一字,可见永昌帝的盛宠。
封为郡主,就是皇亲国戚,日后可以与他的姐姐同进同出,也是个极好的安置。
宋右相当时听了这事儿,激动地恨不得站出来替宋知鸢答应。
他是真没想到,他这女儿竟然有这般好运气,竟然有这般好本事!她之前为何不先与他这个做爹的说呢?他这个亲爹可以帮着运作运作,回头女儿得了封号,他这个当爹的也可以沾沾光啊!
而站在一旁的北定王与珠帘后的太后在听到封号之后,同时望了一眼宋知鸢。
放在旁人身上,听见“郡主”两个字,估计骨头都发软,当场就要跪下来谢恩了,这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东西。
但站在殿中的姑娘却抬起面来,看向永昌帝道:“启禀皇上,臣女不想要封号,臣女另有所求。”
宋右相险些没晕过去,竟是没忍住,当着文武百官和皇上的面儿来呵斥她:“你还想求什么?一个封号还不够吗?”
宋知鸢没回头,像是没听见。
珠帘后的太后静静饮了一口茶水——封号虽好,却是空中阁楼,永远要依靠别人的宠爱来行事,宋知鸢敢拒绝,就证明她有靠自己的决心,这是个好姑娘。
一旁的耶律青野却是缓缓闭上了眼。
为了他放弃了一个封号,宋知鸢实在是太爱他了。
而这时候,一旁的宋右相还道:“宋知鸢!你还不快顺了皇上的封号!”
他真要被这个女儿给急死了!这么好的东西不要,她还想要什么?
宋右相的声音虽然压的低了些,但在这金銮殿也显得十分刺耳,一旁的北定王微微拧眉,不冷不淡的刺过去一眼,道:“右相何必着急?宋姑娘上贡的宝物,自当由宋姑娘自己来选。”
耶律青野也并不如何敬崇这位未来岳父,在他眼里,宋右相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有根骨的好东西。
耶律青野的眼线颇多,宋右相干的那点事儿并不能隐瞒他,只稍稍查来便知,宋右相早些年出身贫苦,是靠着舔华阳县主的裙摆站起来的,华阳有个县主之称,早些年太后未出阁、不曾入宫的时候,又与太后有些交情,宋右相便因此与太后相识。
后来太后在宫中大杀四方,宋右相自然就在后面追着女人裙子跑——他这发家史,全靠女人,委实是个没本事的软骨头,软骨头就算了,却又不忠,实在是个蛇鼠两端的小人,甚至还给宋知鸢吃了不少委屈。
为夫不忠,为父不慈,为臣不力,做什么都不行,耶律青野是看不上的。
耶律青野虽然不喜欢宋知鸢,但这人既然要嫁给他,那就是他的王妃,他的王妃还轮不到这么一个人来呵斥。
宋右相哪里知道北定王的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他不敢与北定王争锋,只能赔笑道:“女儿年幼胡闹,下官怕她肆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