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明第一臣 > 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3页)

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3页)

陶成道信心满满,因为他的飞天之翼已经差不多成功了。

陶成道彷照翅膀的形状,用丝绸缝制了一个巨大的翅膀。

在翅膀下面,吊了一个轻便的座椅。

这个座椅可不是原来硬木做的,而是轻便的藤条编织的,人坐在上面,还可以通过绳索,操纵翅膀。

只要在高处放飞,就可以凭借着风力,在天空中翱翔一段时间。

随着不断改进,时间越来越长,陶成道也越来越兴奋。

他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朝廷的奖金是小事,能高飞九天,俯视大地,实现梦想才是真的。当然了,那三十万贯奖金,也肯定是很香的。

可就在陶成道信心满满的时候,突然从应天城西,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球体,上面有一个憨厚的汉子,不停搓着手,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成了!

真的成了!

“爹,有人和陶成道打对台戏了!”张承天兴冲冲道。

张希孟一惊,“是什么人,你知道吗?”

“这大明朝我不敢说,但是应天城,我没有不知道的。这人是五城兵马司的老兵。”

张希孟一怔,“他又是为什么,要搞发明?”

“我听说他平时负责水车,就是满城救火。他想着居高临下,能看得清楚,可以提前把水车派过去,避免烧到了无辜百姓。”

张希孟心中一动,颔首道:“此人有德啊!”,!

nbsp;所以说,这里面有太多细腻的操作,里面充满了深邃的算计。

张希孟不会告诉任何人,外面的人也未必猜得出来。

皇宫和太师府,朱元章和张希孟,绝不只是君臣相得,互相信任那么简单,光靠着友情,是没法维系两个人走到今天的。

这里面有老朱的雄才壮志,也有张希孟的心思细腻,巧妙安排。

或许有朝一日,翻开老朱的实录,再找出来张希孟的日记,对照着看,能从中猜出一些端倪。

好玩的是,对于朱标,张希孟基本采取了放养的态度,但是到了朱雄英这里,张希孟却是支持自己的爱徒,提点教导,甚至是从小栽培。

这又体现了张希孟的另一重算计。

朱标的储君之位,不需要什么怀疑。

但是到了朱雄英这一代人就不行了。

天下承平日久,储君无甚威望,只能靠着祖辈恩泽,坐上皇位,又能有多少威望?

所以说朱雄英在学问上下功夫,研究农学,取得一定成就,对他这个皇孙,是极大的助力……

儿孙两代,都被张希孟安排得明明白白。

把事情做到了这一步,而且还是不着痕迹,不动声色。

你说朱元章能怎么办?

他敢和张希孟翻脸吗?

他会翻脸吗?

谁又不说一句,太师高明呢!

“父皇,去年的时候,包括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均田也都大体完成了,土司也裁撤了七成……庶宁师弟出了不少力气。他在那边,可不只是一个学堂山长那么简单。现在包括巴蜀在内,新的田制也都确定下来。要说起来,淮东的百姓,平均一个人拿不到五亩田,苏州等地,更是连三亩都到不了。还能填饱肚子,但是绝对过不了多好。”

朱标跟老朱念叨着,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里面却透着太多的内容……针对中原地区的第二次均田,在几年的努力之下,已经顺利完成。

西南裁撤土司,第一次彻底均田,也都悄然无声干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