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水蹲下道,“你们娘说不要算,你们能干聪明,你们算明白了再回去教你们娘好不?”
四个孩子乖乖点头。
章小水叫章峥拿两个簸箕,铲一半铲豆子来。
章小水道,“一共两百三十三斤。你们先数出二百三十三颗豆子。”
张三娘不自觉捏着手指头,有些紧张了的望着章小水。
从来没算过,手指头能掰到十,十以外就不会了。
章小水看了眼,于是从十开始教起。
“你们来跟着我勾着手指头念,念一遍就知道了。”
“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一……”
章小水一句孩子们一句,水池边洗手完的大人们瞧去,说小水倒是耐心。
没一会儿,虎仔也跑去凑热闹了,人传人似的,最后大人们过完称,没事干也围着看数数了。
刘翠翠和田禾秀原本在一旁说话,见许桂香他们都看热闹,有些疑惑,围着孩子有啥热闹看的。
但架不住好奇,也跟着去了。
人太多,围成了一个外圈。尤其是自己爹娘都来盯着他们了,张李两家四个孩子压力大的开始支吾了。张三娘紧张的掉了队伍,大人们就开始慢慢给她数,人多了,声音渐渐齐了,那浑水摸鱼也好,但混着混着竟然真的跟上了队伍。
最后还真都会数数,数出了二百三十三颗豆子。
刘翠翠和田禾秀都惊讶,没想到她们竟然也跟着学会了。
章小水又叫他们把选出的豆子三个一组,因为是三斤一文。
张三娘抖着手指头分豆子,她怕自己记不住数,但是分着分着,大家也帮着记,她分的原来越快,大家也念得越来越快。
张三娘笑了出来,从来没觉得分豆子这么好玩。
最后分得了七十七组,还多了两颗,也就是多了两斤。
这下刘翠翠和田禾秀都清楚知道原来是这么得来的,孩子们也两眼放光,紧紧攥着手,算账可没爹娘说的那么难,原来自己不笨,一教也会算账了。
章小水给了七十八文。
刘翠翠知道是多加了一文,兴高采烈捧着,然后张三娘又想数铜板,被这么多人夸,脸都红扑扑的。
田禾秀家赚了五十一文。
她家只她和李四加八岁的李二郎,刘翠翠家张三虽然眼瞎一只挖不快,但是张二郎和李大郎、张三娘都是劳动力。
田禾秀欢欢喜喜的收了钱,问章小水还继续挖吗。章小水看着成堆的笋子,小千斤了,接下来挖的话都没功夫处理。
但是山上的笋子不挖也是浪费,好几亩山林也不怕其他村子的人挖,就是不准挖,也没办法守嘛。
还不如收干货的好。
“一斤干笋十文钱,你们可以去竹林挖,挖了晒干送来我家卖。干笋不要霉点黑的,干笋切厚点不然晒干后口感变老,切后焯水,就和焯豇豆时间一样长,然后凉水浸泡一晚后再晒,这样晒出的颜色不变口感不糙。”
田禾秀两人连连点头,但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哪能挖章家的笋子又卖给章家呢,这十文钱一斤也太高了点。
她们不会算账,只是世面上也这个价格。这里竹林笋类多,干笋卖十文一斤,已经是旺价了。她们挖章家的还同价卖,没这样做人的。
章小水眨眨眼道,“没事啦,都是乡里乡亲的,这竹子你们不挖,小井村大黄村的人也挖。”
两人一想也是,拿着钱又道了谢,开年大吉赚了好些钱,真是个好兆头。
赵天天见人走后,望着成堆冬笋,替章家脑袋疼,这得掰多久。
“你价格是不是定高了,她们说的没错啊,挖你家的还收这么贵。大好人活菩萨啊。”赵天天道。
章小水道,“看着是我家吃亏了,但是细细一算,是她们亏了,我家还省了上山挖和加工晾晒的麻烦。”
“约莫三十斤生货出一斤干货,就说二三十三斤卖干货大概七十文,但是你看请人挖来的工钱就是七十八文了。”
赵天天也不会算账,脑袋懵了会儿才缓过来,“那你家还请人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