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很快就能将这活儿甩出去,叶厘心中的高兴自不必说。
看了眼身旁的江柳、江榆,他笑着问:“小柳,榆哥儿,你俩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还有大通哥的,具体是哪日?”
“厘哥儿,你问这个做什么?”
江大河好奇的问。
他正在往磨眼里倒豆子,一边倒一边瞅着叶厘。
叶厘笑着道:“我准备给大家发生辰贺礼。”
“生辰贺礼?”
在场几人异口同声的重复这四个字。
“对,今后每个人生辰那一日,作坊都会发五斤大米、五斤面粉、五斤猪肉当贺礼。”
叶厘解释贺礼的具体内容。
这头一年呢,节礼的规格低些。
但对村人而言,他这依旧是大手笔。
大米和面粉都是七文一斤,猪肉肥瘦相间的部位最低也得十九文一斤。
这三样加起来,得花一百多文!
“……你花这个钱干啥?咱们这些人,如今谁都不缺这点东西。”
江大河回过神来,忙摇头。
江通也道:“就是,你又没少发工钱。”
江柳更是道:“厘哥,现在天天吃你的喝你的,哪能再拿这些?”
叶厘就知道他们会是这个反应。
他笑着道:“二叔,你们可不能替其他乡亲拒绝这份福利,你们不要,别人想要呀。”
“啊?”江大河听不懂。
江柳、江通、江榆、叶阿爹都听不懂。
于是叶厘便将要办村作坊的事说了。
等村作坊办起来,眼前这几人就加入到村作坊中,负责点豆腐这个最最最重要的环节。
叶两只能下午过来,干不了这活儿,不过,江大河、江通、江柳、梁二香、叶阿爹、江榆、江大川七个人足矣。
如今,只靠着他、江柳、叶阿爹三人,每天便可做五百斤豆腐。
再加上四个人,那产量肯定能翻一番。
此事对在场几人而言,很是突然。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村作坊对他们都更有利。
工钱高了。
还有生辰贺礼、节礼、年终奖励。
也有村塾,只要愿意,谁都能进去识字。
至于水井、灌溉农具,那更是能让他们轻省不少!
这好处太大了!
只是……
江大河皱着眉道:“厘哥儿,你办村作坊就办村作坊,怎么还将那么多钱分出去呢?”
这村作坊唯一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损了他好大侄的利益!
他们能得到的好处,都是从他好大侄手里分出来的。
“这不是我一人办不起来吗?我可没钱盖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