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都是喜事,好事。
叶两在一旁听着,哪怕这些事与他无关,他也觉得心里比灶膛里的火都暖。
豆腐泡炸好之后,几人帮着装车,叶厘带上江麦、江芽一同坐上了骡车。
江麦怀里还揣着那本《三字经》,准备让江纪指点他。
小家伙这么努力,江纪很是满意。
但这么一来,叶厘就没时间与江纪独处了。
对此,叶厘只有一个想法:能见着人就好。
只要每日见上一面,那就足以支撑他度过漫漫长夜和白天。
唉,异地恋苦啊!
接下来几日,江麦每隔两日,就随着牛车去县学找江纪,很是刻苦。
作坊这边,豆腐泡的盈利稳定了下来,叶厘每日能挣上千文。
攒了几日,叶厘没急着去置办煤炭、家具,他准备先还债。
不把债还上,他都不好意思奢侈。
江纪欠了江福正、江大河八两多银钱,虽然目前江纪不在家,可江福正、江大河的人品都过关,所以不等江纪回来,叶厘就把钱给还了。
还完债,叶厘头一件事就是去买煤炭。
第78章还是办村作坊花钱的地方多
冬天最重要的是什么?
若让叶厘答,那只有两字:暖和!
新盖的屋子窗户开在室内,外边刮再大的风,也影响不到卧房。
炕的灶口也在卧房,每次烧炕时,不仅炕热,卧房也能染上热气。
卧房小,聚热。
热气可以久久不散。
整体效果虽比不上暖气,但较之外面的天寒地冻,叶厘已是心满意足。
不过,除了室内暖和,叶厘还有一个要求:热水自由。
虽说他每天起床时,叶阿爹都已经给他烧了热水,可整个白日那么长,他总有用热水的时候,像是冲个热饮、洗个手什么的,没热水怎么成?
想要热水自由,以目前的条件而言,那就是买煤炭。
把债还了之后,他第二日就拜托江通同他一道去县城买煤炭。
煤炭比干柴要贵,一担干柴百斤重,只能卖十几文——冬季会贵些,能卖二十文朝上。
但煤炭一斤就要三文!
这个时代开采煤炭全靠人力,产量低,开采困难。
北阳县周遭没有煤矿,煤炭都是从外地运来。
因此,煤炭的价格常年在两文、三文之间浮动。
普通的小百姓,根本烧不起。
但以叶厘如今的财力,哪怕是三文的价格,只靠着作坊,他一日就能买三百多斤!
一天烧十斤,那一日的收入就能烧上一个月。
比起各样吃食,这项支出真的不算什么。
这年头,日常用品里,最贵的还是肉、糖、大米面粉等精细的吃食。
因此,他大手一挥,直接买了三百斤煤炭。
将煤炭买回来后,他总算过上了随时有热水的生活。
平日将炉子的通风口堵上,但别完全封死,省得把煤给弄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