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运气好,碰到大商队入镇歇脚,那一口气就能将当日的份额给包圆了。
夏季,正是商旅往来频繁之时,一日卖上一百份,绝不是问题。
叶厘没想到叶两没有一丝犹豫,就将售价降了一文,顿时有些感慨。
挣一文都这么乐呵。
多朴素的劳动人民。
他问:“若真卖凉拌变蛋,那饴哥一人怕是忙不过来吧?”
“可以让鱼哥儿去帮忙。”叶两一边捏着饺子一边道:“他自打进门,就将家里的活儿都揽了过去,阿爹清闲了不少。”
“若他去镇上帮忙,阿爹也就是跟从前一样操持家里的活计。”
“也行。”叶厘点头。
他对唐鱼印象挺好的。
在镇上卖吃食虽辛苦,但没食客时,也能稍稍的在摊子附近逛一逛,比总是待在家里强。
尤其是唐鱼正年轻,才十七岁。
这个年纪的小夫郎,定然愿意多出门看热闹。
他之前听叶两讲,自打唐鱼进门,叶家豆腐泡的利润分成就改了。
之前,叶两、刘饴是上交一半的利润。
如今,这利润一分为三,叶两刘饴拿四成,叶文唐鱼拿四成,余下那两成则是上交给叶阿爹。
现在刘饴、唐鱼都去镇上做生意,那真真是再公平不过。
他又道:“大哥,说起来,你和爹商量商量,先买辆骡车或牛车吧。”
“你这样天天跑,也不是个事儿。而且,若有了车,早上也能帮着饴哥、鱼哥将吃食送去镇上。”
叶两点头:“等入秋吧,再忙上一个月,到时候看看。”
叶文成亲虽一切从简,但加起来也花了近十两。
他们家底薄。
得再缓缓。
但他家距离买牲口不远了,若是算上凉拌变蛋的进项,那一日赚二百文不成问题。
一个月就是六两!
一辆骡车,也就是六七两。
牛车贵些,但牛比骡子更能拉货。
届时他们根据手里的银钱再下决定。
“要是银钱不够,找我,我现在存了点钱。”叶厘道。
“够的够的。”叶两笑呵呵摇头。
“两哥,我和芽哥儿也有钱的,要是你钱不够,我们也可以借你。”
正默默包饺子的江麦突然开口道。
此话一出,叶厘、江纪、叶两都乐了。
叶两笑道:“谢谢小麦和芽哥儿,但家里银钱真的够,你们俩的银钱,就自己攒着吧。”
“我俩攒了快二百文了。”
江麦又道。
最近天热,叶厘给他们俩也发放高温补贴,他们俩的工钱,由一日一文涨到一日两文。
工钱多了,那积蓄就多。
“真能干!”叶两忍不住夸奖。
江芽闻言,忍不住挺了挺小胸脯,他和他二哥可勤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