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晏深看了她一眼,这才转身离开。
进到门口之后,她转过身,见到陆晏深还在看着自己。
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全身沐浴在月色中,目光紧紧锁定自己的身影。
她的眼角眉梢染上笑意,朝他挥了挥手,“你快去吧。”
陆晏深笑着朝她点点头。
张灿灿的嘴角漾出一抹浓浓的笑意,把院门合上,“路上小心。”
门合上了,陆晏深听见落下插闩的声音。
脚步声渐渐远去,再听不见动静,他才转身离开。
李翠莲在屋里纳鞋,看见张灿灿蹦蹦跳跳从屋外走进来,不用问都知道她心情很好。
“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高兴?”
“我去了五姑婆家里一趟,给毛豆和毛毛送了书包。
我买五姑婆的红薯干赚了不少钱,这就当做我回报给他们的。”
五姑婆以前家里条件还好的时候,确实没少帮衬他们家里。
现在他们家落难了,张灿灿有能力帮助他,李翠莲是不反对的。
“送书包?毛豆和毛毛要去上学?”
“对呀,五姑婆早就想要送他们去上学了,只是没有钱,这件事才会被耽误下来。”
“还是五姑看得长远。”
在大队上有很多条件比她家好的家庭,根本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把孩子当成牛一样放。
等到孩子十二三岁可以下地干活,家里就又多了一个劳动力。
五姑却愿意在家庭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还能从牙缝里挤出钱来,送孩子去上学,光是这一点都值得他们佩服。
张灿灿点点头,“五姑婆确实比不少人都通道理,想得也比别人长远。
咱们大队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以后手上有余钱也越来越多,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送孩子去读书。
可咱们大队没有小学,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到隔壁大队上学,实在太辛苦了。
要是咱们大队可以自己办小学就好了,他们就不用跑那么远了,而且还可以带动大家学习的风气。”
张大勇走出来,正好听见她的话。
“想要办小学哪是那么简单的事,还得跟公社申请才有建校的名额。
建学校也得花一大笔钱,还有桌椅板凳,老师的工资,这么大一笔钱,公社可不会随便批下来。”
建一所学校的费用确实不低,不过建学校对他们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过两三年就恢复高考了,对他们这些农村人来说,读书几乎可以算得上改变他们命运的最好机会了。
“爹,咱们大队的棉花不是快成熟了吗,能不能不把棉花卖给公社,咱们自己加工,织毛衣卖钱。”
张大勇知道她很敢想,敢想还敢干。
可大队上的棉花可不少,他们做毛衣能消耗掉这么多棉花吗?
“咱们大队的棉花有好几百斤,能消耗光吗?”
“可以的,我们可以做毛线衣,做开衫,做手套,针织品多的是,肯定不愁销路的。
就算供销社收不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还有我能消耗嘛。
爹,咱们卖一斤棉花才多少钱,要是做成针织品来卖,价格那可不是高上几倍,而是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有非常大的利润呀。”
张大勇狠狠心动了。
红薯粉已经让他尝到不小的甜头,这个针织生意,未必就做不了。
供销社跟他们达成合作,有一就有二,而且他们的口碑很好,再次商量合作还是很有优势的。
而且就像张灿灿说的那样,就算供销社不拿货,他们还可以让张灿灿拿到商城售卖,货总不会砸到他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