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钱的事情商量完以后,苏甜荔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程愈,你要不要……让张威跟你一块儿去?两个人做伴,总归是安全些。”
程愈摇头,“这是我的事。”
苏甜荔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不太希望别人知道这件事。
程愈又道:“而且张威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苏甜荔嗯了一声,
低头写写画画。
程愈看了看,发现她正俯案写信。
一封又一封的,好像都是短信。
程愈就没有凑过去了。
他去了院子里,看阿奶用他新做出来的烤炉烤面包。
自制烤炉,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就用水泥和废砖砌成一个半密闭式的空间,然后顶上留个不大的烟道出口,还要再做两道密封门就行。
其实程愈压根儿没想过要做烤炉。
这个烤炉,是他制作木炭的副产品。
因为大家要去大笪地夜市做生意,生意还慢慢做大,就得带个炉子去。
馄饨哥是找人租的煤炉、现场买的煤球……最近大约是生意好了,对方坐地起价,大有“出租一个煤炉加每天十五个煤炉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七八口人”的意思,直把馄饨哥给气坏了!
张威他们引以为戒,决定每天自带小泥炉和木炭。
不使用煤炉和煤球,
是因泥炉和木炭占地面积小、也更轻便的缘故。
那么问题就来了:
广州天气炎热,像木炭这样的燃料,几乎没有需求。
姚美玉倒是托人搞了点木炭来……
但,还是那
个问题——木炭产量低,导致价格高。
于是程愈就在想,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烧炭。
当然了,能否自己烧炭的前提,在于木柴的取得是否顺利。
他去问了一圈儿熟人……
他一直混的是社会底层,
这么一开口问人,顿时就有人愿意响应,说他可以定期去乡下砍柴,再送到程愈家里,价格是非常亲民的。
有了这层保障,程愈才尝试着自己做个小型的窑。
然后——
在绘制简易窑的过程中,
程愈灵光一现!
他心想,能不能做个窑和烤炉二合一的产物呢?
——先利用窑来焖炭,再利用窑的余温来烤面包烤饼?!
他想了想,觉得二者可以融合试试。
万一失败了也没关系,那就放弃烤炉、专做炭窑就好了!
就这样,几天前他做好了炭窑,终于焖出第一批木炭,然后迅速将木炭取出、再把阿奶做的第一批烤货放进窑里……
这么一尝试,程愈就看出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窑的温度太高,想把木炭从窑里拿出来,这可是个苦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