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34章 法会(第1页)

第34章 法会(第1页)

端午,辰时三刻刚过。

鹿鸣山金顶,玄霄派主殿“紫霄云顶殿”前方的巨大汉白玉广场——问道坪,此刻已是人山人海,气象万千。天公作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初夏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承载着千年道蕴的圣地上,将每一块历经岁月打磨、光可鉴人的白玉石板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问道坪的正北方,依山势而建的巍峨紫霄云顶殿在晨光中更显庄严。重檐歇山顶覆盖着深沉的孔雀蓝琉璃瓦,檐角高翘,悬挂着古朴的铜风铃,山风掠过,铃声清脆悠远,仿佛能涤荡心灵。殿前九级高阶之上,巨大的朱漆殿门缓缓洞开,内里深邃,供奉着玄霄派尊奉的祖师——真武大帝的神像。

神像乃整块玄玉雕琢而成,高逾丈余,面容威严沉静,披发跣足,身披玄黑甲胄,脚踏龟蛇,一手持剑,一手指诀,周身隐隐有北斗七星之象流转,散发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威与深沉的北方水德之气。神像前香烛长明,浓郁的檀香混合着贡果的清香,形成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弥漫而出。

随着一声低沉浑厚、穿透力极强的玉磬声从殿内响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荡涤了广场上所有的嘈杂私语。祈福法会,正式开始!

广场上的人群瞬间肃立,两千余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向大殿高阶。只见以掌门维玄子为首,玄霄派当代的核心力量,如同众星拱月般,自殿内鱼贯而出,步履沉稳,踏在玉阶之上,发出轻微而富有韵律的回响。他们面向真武大帝神像,神情无比恭敬虔诚。

玄霄派门人序列,此刻清晰无比地展现在天下修行者面前:

掌门维玄子居于绝对核心。他今日未着常服,而是换上了一身极其庄重的玄色金线云纹法衣,颜色暗合真武玄水之色,头戴紫金芙蓉冠,手持一柄白玉为柄、银丝为毫的拂尘,神态沉静如水,目光深邃似海,周身隐隐有清光流转,不怒自威。他身侧半步之后,并肩而立的正是他的师弟,玄宇真人。玄宇真人同样身着隆重法衣,气度雍容,眼神睿智,是门派中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二代“剑”字辈紧随掌门与玄宇真人之后,十位身着深青色绣银线龟蛇北斗纹道袍的男女道人缓步而出。他们年龄跨度看似不小,但个个气息沉凝,渊渟岳峙,行走间自有法度,眼神锐利如电却又内敛深沉。这便是玄霄派的中流砥柱,每一位都执掌着门派内重要的堂口、秘法传承或在外镇守一方道场。为首者正是二代首座剑奎真人,须发皆白,面色红润,手持一柄古朴的松纹古剑,象征着“剑”字辈的锋锐与传承,剑锷处亦刻有龟蛇交缠之象。

三代“靖”字辈再其后,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六十余位身着天青色绣玄武踏浪暗纹道袍的道人。他们大多处于壮年或盛年,是门派事务的主要执行者和对外交流的中坚力量。每个人的神情都带着对祖师的无限敬畏与对法会的肃穆,步伐整齐划一,显示出良好的门规与修为。其中唐泽也在队列之中,面容平静,道袍上的水波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四代“尉”字辈人数已然过百,身着素雅的月白色云纹襕衫,云纹亦隐含真武腾云驾雾之意,如同铺展开的一片白云。他们多为青年弟子,朝气蓬勃,眼神中充满了对祖师的虔诚、对盛典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队列虽庞大,却井然有序,无人交头接耳,展现出玄霄派严谨的门风。

五代“辰”字辈,最年轻的梯队,十余名身着淡蓝色普通道服的男女,有些还带着些许稚气和紧张。他们是门派未来的种子。

维玄子率众在殿前高阶上面向真武神像站定。他并未多言,只是将手中拂尘轻轻一摆。霎时间,早已侍立在广场四角的三十六名“尉”字辈弟子同时掐诀引咒,口中念念有词,所结法印隐隐有北斗七星之形。

嗡——!

低沉而宏大的钟声自山顶钟楼响起,声震四野,回荡于群山之间,宣告法会核心仪式的启动。紧接着,悠扬清越的道乐由殿内专门的乐班奏响,丝竹管弦之声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古朴、庄严、神圣,曲调中隐有《真武灵应真经》的韵律。

维玄子率先,无比虔诚地拈起三柱儿臂粗的千年降真香,在早已点燃的紫铜鎏金三足大香炉中,向着真武大帝神像深深三拜,方才插入香炉。青烟袅袅,扶摇直上,凝而不散,在晨光中竟隐约形成龟蛇盘绕的祥瑞之象!随后,玄宇真人与十位“剑”字辈道人依次上前,同样焚香叩拜。整个焚香过程庄严肃穆,香烟缭绕升腾,将真武神像衬托得更加威严神圣,整个高阶区域笼罩在一片至诚至敬的信仰氛围之中。

紧接着,由玄宇真人领诵,所有玄霄派弟子齐声吟唱专为真武大帝所作的《玄霄奉礼北极佑圣真君宝诰》。数百人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蕴含着精纯的道门真炁与对祖师的无限崇敬,抑扬顿挫,字字铿锵,响彻云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志心皈命礼。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惠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诵经声仿佛引动了冥冥中真武大帝的神威,广场周围的古松翠柏无风自动,发出沙沙的共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杀却又庇护众生的力量感。前来观礼的各方修行者,无论国籍门派,皆被这宏大精纯、蕴含神威的集体诵经声所震撼,不少人面露肃然敬畏之色,闭目感应着其中蕴含的天地至理与无上神威。

诵经毕,维玄子上前一步,面向广场众人,但目光始终尊崇地朝向真武神像。他以清朗平和、却蕴含着无上威严与虔诚的声音,简短地宣诵祈福祝文,祈求真武祖师护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道脉昌隆,邪魔退散。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祖师之力,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直抵心灵深处。

这场以真武大帝为核心的祈福法会,在庄重、神圣、宏大且充满神威的氛围中,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方才圆满结束。

法会的神圣余韵尚在空气中流淌,问道坪上的气氛却又悄然转变,由纯粹的宗教庄严转向一种充满期待与传承使命感的肃穆。重头戏——玄霄派端午收徒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高阶之上,无关人等退至两旁。巨大的紫铜香炉被移至真武神像侧前方。几名“尉”字辈弟子迅速抬上一张宽大的、铺着明黄色锦缎的金丝楠木供桌,桌案中央正对真武神像,供奉着象征玄霄法脉传承的《玄霄真武法脉真灵位业谱牒》,谱牒以玉轴装裱,封面是玄色底烫金的龟蛇北斗图案,散发着古朴沧桑又威严的气息。谱牒旁,摆放着一方龟钮玄玉大印和一柄用于书写名讳的紫檀狼毫玉斗笔。

所有准备拜入玄霄派的候选者,无论年龄大小,早已在广场中央指定区域肃立等候,此刻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神充满渴望与对祖师的敬畏。他们知道,即将叩拜的,不仅是山门,更是那位传说中的荡魔天尊。

仪式由二代首座剑奎长老主持。他手持一卷名册,走到供桌前,先向真武神像及法脉谱牒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声音洪亮如钟,响彻广场:

“今有善信弟子,虔心向道,志慕玄门,尊奉真武祖师,经重重考校,心性可嘉,资质堪造。值此端午吉日,奉真武法旨,开山纳新,录入法脉谱牒!”

随着他庄严的唱名声,被点到名字的候选者,在引礼师长的引领下,怀着无比激动和虔诚的心情,一步步踏上那象征着道途起点的九级玉阶,每一步都感觉离那威严的神像更近一分。

新增“尉”字辈:数名年龄在十五至三十岁不等的青年男女,神情激动而紧张,在“靖”字辈师叔伯的引导下,行至供桌前,正对着真武大帝神像。他们身着崭新但尚未绣有门派标识的素色道袍。由一名负责传度仪轨的剑参主持,在祖师神像前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诵读入门誓词,誓词中多次提及“皈依真武祖师”、“恪守玄门清规”、“护持玄霄法脉”。随后,玄真子长老亲自执起那柄紫檀狼毫玉斗笔,饱蘸特制的蕴含朱砂、金粉与秘制药液的玄墨,在那厚重的《真武法脉谱牒》上,于“尉”字辈名录之下,工工整整地书写下他们的俗家姓名、籍贯、生辰八字。每一笔落下,都仿佛有无形的神威与道统传承之力灌注其中,墨迹隐隐有光华流转。书写完毕,长老恭敬地取过那方龟钮玄玉大印,在朱砂印泥上郑重一按,然后于新录名字旁钤下清晰的龟蛇北斗印文!

至此,他们正式成为玄霄派第四代“尉”字辈弟子!引礼师兄上前,为他们佩戴上象征身份的月白色云纹襕衫绶带和一枚刻有玄霄云纹与龟蛇暗记的青铜腰牌。新弟子们激动得面色潮红,身体微颤,再次向真武神像行叩拜大礼。

新增“辰”字辈:十数名年纪更小的孩童(约七八岁至十二三岁),脸上带着懵懂与对神像的天然敬畏,在师兄师姐的细心牵扶下走上高阶,同样面向真武神像。他们的仪式相对简化,由一位慈眉善目的“靖”字辈师爷主持。同样上香、行大礼后,他们的名字被记录在“辰”字辈的名录之下。剑奎长老同样亲自落笔钤印。随后,引礼师兄为他们换上崭新的淡蓝色道童服,并授予一枚稍小些的青玉身份佩。这些懵懂的幼苗,正式成为玄霄派第五代“辰”字辈弟子,开始了他们尊奉真武祖师的修行之路。

整个收徒过程庄重、严谨、一丝不苟,充满了对真武祖师的无限敬仰。每一个名字的录入,每一次龟钮大印的钤下,都伴随着观礼人群中低低的赞叹、羡慕与对真武神威的感应之声。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玄霄派尊奉真武大帝的道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直观体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