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还大肆分封。
吕布和公孙越就不用说了,两个人都是王爵。而且不知道袁术是不是有恶趣味。
吕布被他封为义王,公孙越被封为忠王。
挺讽刺的。
到如今,袁术这边已经派了一整个文官系统过去,还带着大量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粮种,稻种等等。
在夷州建立的国家,国号为仲。
以仲为国号,也是有多方面的考量的。
袁术认为袁姓出自陈,而陈是舜帝之后。在上古三帝尧、舜、禹的顺序中,舜排第二。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仲”代表老二,所以他以“仲”为国号,意在表明自己作为舜的后裔,所建之国是具有正统传承的,是舜(仲氏)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
同时此时讲究五德轮回之说。
汉以火德自居。袁术以舜帝后裔自居,自称为黄色的土德,火生土,以显示其取代汉朝的合理性。“仲”谐音为“种”,有“土德”之意,与他所认为的土德承火德相呼应,象征其政权承接汉朝的正统地位。
除此以外,还有一句谶语,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此时民间有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袁术字公路,他认为“涂”即“路途”,自己的名字应了谶语,是上天注定要让他取代汉朝。
在这种心理下,选择“仲”作为国号,也是其认为自己顺应天命,成为继汉朝之后的正统王朝的一种体现。
总而言之,选这么一个国号就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自己劝自己,代汉这件事,是天注定的。
当然他还有一些更加自我的小心思。一来,他是袁家嫡系行二,上面还有个袁基呢;二来,袁术虽然想称帝,但内心还是有些发怵的,毕竟汉帝还在,汉王又强势,他选仲这个货国号也有表明二皇帝的意思。
,!
就算日后夷州建国暴露了,政治上也更容易让其他人接受。
当然,他的小心思和小动作袁绍和曹操并不知道,只是单纯的觉得袁术既然有去海外的想法,那对他们来说,破局就轻松多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海权国家,对大海没什么执念。曹操和袁绍两个人,对海外也没啥兴趣。
但是两人却也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以后若是真没有办法了,倒是可以出海搏一搏。
三人继续交谈着,不过基本上都是袁绍和曹操在商议,袁术已经无所谓了,只要不耽误自己发展仲国就行。
……
夷州,准确的说现在是仲国了。依托袁家强大的实力,此时的夷州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候的夷州,本身是没有什么文明可言的,上面活动的人类主要还是以部落的形式。
整个夷州有三个比较大的部落。但现在已经全没了,早就被吕布和公孙越给趟平了。
目前整个夷州,算上汉人,总人口也就二十万出头。这个人口数量,相对于庞大的岛屿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袁家人来了以后,在岛屿西侧选了一个地势平坦,靠近天然港口的地方,征发民夫修建了一座城池。
其实他们选中的位置,跟后世台北基本上重叠。
新城建好以后,被袁术命名为汉城,为的是让后人铭记,他们的根是来自哪里。
围绕汉城,袁家开始带领当地土着,从渔猎的游牧生活转向农耕。
“累死了。”
汉城,仲国皇城,仲国宰相杨弘的班房内。
吐槽累死了的人是袁术麾下部将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