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回宫时,暗自吩咐殿中的宫侍,暗中打听胞妹现下的封号、位份,及居所。
她闻见宫侍的回禀,当即打消了疑心,却暗自留了心眼。
胞妹劣汰,极喜生事。
念及昔日,新仇旧恨,终有一日,会同她寻仇、滋事。
故此,暗自将胞妹的位份、居所记下,以便他日登门还礼。
胞妹入宫不久,鲜少有恩赏。
故此位份不高,堪堪频及贵人,居于旁宫侧殿。
同她堪入宫时,受后妃欺凌的位份,不相上下。
奈何胞妹好命,她不逢时。
先前后宫虎狼环伺,朝堂动荡难安,陛下一心朝政。
太后尚在宁国。
皇后苦心习教,终日操持宫务,皇贵妃深入浅出,近乎不闻宫中之事。
无人在意微小之人的死活。
不及眼下,身处高位之人,皆无害人之心。
一如皇后尹悠吟,一如皇贵妃落笙,一如位及贵妃的她。
饶是余下后妃,也无敢堂而皇之,动用私刑。
自不时登门诉苦,暗自腹诽。
凭如此身份,自无以号令皇贵妃殿中之人。
饶是有心收买,凭着低微的俸禄,也拿不出多余的银钱,买通宫侍。
遑论她眼下的位份,与腹中的子嗣,太后的看重。
若出了事,此事出自皇贵妃殿中,皇贵妃自也会受其牵连,落得污名。
陛下亦不会坐视不理,定是要将事查清,当众替皇贵妃洗刷,还清白之名。
处死,为害之人。
纵她因此死于非命,念及数载旧意,念及为父之名,悠悠之口,陛下也自不会坐视不管。
饶是赏银颇丰,临危受命的宫侍,也无福消受。
不及宫侍之职安稳,尚能偷得片刻清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闻言,林贵人前些日,极讨陛下与皇贵妃娘娘的:()伊愿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