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杨锋的身体就荡来荡去,用高周波剑在石壁上挖出一个个的落脚小洞,好方便赵团长他们攀爬。
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下,杨锋给他们开拓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径,跟着手一松,杨锋又灵敏的落到了悬崖下的狰狞礁石上。
“哗啦、哗啦、啪……”
千万不要小看了海浪冲袭的力量,再加上湿滑的礁石,杨锋都不由的摇晃了几下。
但是下一秒,杨锋几刀下去礁石顶部就被削平了,变得可以稳稳的站住,更关键的是杨锋扯动绳索,将一艘舢板给拉过去,卡在了礁石中间。
如此一来一个完美的落脚点就出现了,赵团长他们看的都是大喜。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
独立团的人马全部转移过来,拉着绳索往上爬,慢慢的一条绳索变成了4-5条,还有人专门把物资往上吊。
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独立团的人马终于是全部都转移到了悬崖上的树林中,而这时杨锋却从树林中钻出来,朝着赵团长等人微笑。
“就此告别了,我还要尽快的赶回去。”
“那么久一路保重了,怪人同志。”
“保重,我在树林中给你们留了东西,别忘了去搬走。”
“这……”
“一切为了胜利。”
郑重说完,杨锋就攀下绳索,驾驶快艇返回了双体货船,远远的还能看到悬崖上有人朝自己挥手。
可是一转头,等赵团长他们来到树林中,一看那堆成小山的木箱,顿时是惊愕不已。
三部电台,10挺捷克造,无数的子弹手榴弹,关键是万岛的咸饼干、罐头杨锋就给他们留下了好几吨,旁边还有厚实的帐篷与棉衣,顿时赵团长就露出了感激的神情……
第二天晚上,杨锋又如法炮制,趁着夜色将两个团的兵力,悄悄的送上了k岛,见到了久违的小尾巴,听到了柱州兵的抱怨,关键是悄悄的接回来1000名柱州士兵。
这些士兵已经追随李育德,已经在K岛上待了好几年了,还经历了俄国人的进攻。
现在杨锋终于实现诺言,将他们带回了祖国,放到了国军控制下的羊城,等他们在这里稍作停顿就可以返回家乡了。
不过杨锋却没有想到,马营长率领的800多名士兵,他们居然适应了K岛上的生活,决定留下来不走了,相反是他们希望杨锋帮他们送信,叫家乡的亲人到K岛上来定居。
K岛的冬天那是漫长又难熬,不过这里有一点好,那就是天高皇帝远,不会有人来压迫他们。
再一个就是K岛上的土地太多了,只要你有心、能够忙的过来,那就是开垦一千亩、一万亩都行,大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杨锋也不好推辞了,他迅速同意了马营长等人的要求,还答应给他们弄来牲畜、种子还有农具。
至于马营长他们和延州武装怎么相处,这个杨锋可就帮不上忙了,他更关心是附近俄国人的动作。
对于土地的欲望,俄国人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这一点杨锋心里非常的清楚。
对于K岛这块肥沃又冰冷的土地,俄国人已经在法理上承认了中国对它的拥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打什么鬼主意。
这就如同俄国人对于大连和旅顺,他们是永远都心存觊觎,只要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他们就会不顾一切的扑向这两个不冻港。
扯远了,重新回到K岛的问题上来。
这么长的时间,小尾巴在K岛几个适合登陆的地点,都布置了庞大的雷区,尽管这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可是能争取时间就够了。
只要延州部队和马营长他们可以坚持到杨锋赶来,那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另外还需要安排的就剩下李育德了。
这位柱州骑兵第八团的少校副团长,实际上帮了杨锋一个大忙,堪称收复K岛的第二功臣,可如今柱州已经变天了,他回去也未必会得到重用,于是杨锋就给了他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最简单直接,收下一笔钱,就当是一次性的买断了他在K岛的功绩,今后大家各走各路。
第二个选择相对复杂,李育德可以带着部分忠诚的手下,加入川地保安团,继续以这种方式为杨锋效力。
第三个可就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杨锋承诺支援李育德资金和军火,但是就要他深入禅国,去给自己打出一片地盘来,策应蛤蟆即将开始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