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48章 蜀地风云(第3页)

第748章 蜀地风云(第3页)

“今延王殿下,乃圣人亲笔御封,天命所归之正统所在!蜀地,山川险固,民殷国富,实乃王业复兴之基!吾等世受国恩,食君之禄,岂能坐视神器蒙尘,奸佞当道?”他的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脸,“当奉诏讨逆,举义旗,清君侧!光复神京,迎还圣驾!此乃忠臣义士,不世之功业!”

紧接着,他描绘的蓝图更加诱人,更加具体,如同在饥渴的群狼面前抛下血淋淋的、散发着致命香气的鲜肉:

“诸位!待新君登基,乾坤再造之日,蜀中诸公,皆乃开国元勋,擎天玉柱!三公之位(他目光特意在王嵩等几个顶级家主脸上停留),九卿之尊(目光扫过几位实权官员),虚席以待!裂土封侯,荫庇子孙,与国同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的目光转向那些掌握着钱粮命脉的豪强,“天府之国,钱粮甲于天下!以此为基,厉兵秣马,何愁逆贼不灭?届时,中原膏腴之地,关中沃野千里,任由诸位取之!良田美宅,盐铁商路,尽归有功之臣!此乃再造社稷之功,青史彪炳之业!千载之下,犹闻尔等英名!”

他反复强调李玢的“正统”身份(“圣人嫡脉,密诏传位,天命所归!”)和裴徽的“篡逆”本质(“勾结黄巢,祸乱天下,人神共弃!”),将这场赤裸裸的政治投机和权力赌博,彻底粉饰成一场正义凛然的“奉诏讨逆”:

“我等非是造反,乃是奉先帝遗诏,讨伐国贼,匡扶正统!天下忠义之士,闻此义举,必将箪食壶浆,云集响应!此乃顺天应人之举!大势所趋,沛然莫御!”

在杨国忠舌灿莲花、威逼(不断强调裴徽和黄巢的威胁近在咫尺,蜀地孤悬难保)利诱(泼天富贵,青史留名)的轮番轰炸之下,加上手中那卷“密诏”和端坐在行宫深处那个“正统皇子”李玢这两张看似无可辩驳的王牌,蜀中官员和豪强们本就不甚坚固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彻底冲垮、粉碎!

王嵩第一个起身。

他动作有些迟缓,带着老人的颤巍巍,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他离席,走到大厅中央,对着杨国忠手中高举的“密诏”,也对着杨国忠本人,深深拜倒在地,额头几乎触及冰凉的金砖。

他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刻意为之的颤抖:“臣王嵩,世受皇恩,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誓死追随延王殿下,辅佐杨相,讨逆勤王,光复大唐!重振乾坤!”

他这一拜,沉重而清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关键的多米诺骨牌。

李晟内心挣扎如沸。

理智在尖叫危险,但现实冰冷如刀。

他看着周围那些平日里或矜持、或傲慢的同僚和豪强,此刻在王嵩的带领下,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纷纷离席下拜,黑压压跪倒一片。

他感受到杨国忠那冰冷如实质的目光,如同毒蛇的信子,牢牢锁定在自己身上。

那目光在问:你,是友是敌?他深知,此刻若不表态,恐怕无法活着走出这个灯火辉煌的修罗场。

他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只剩下冰冷的决绝。

他重重地单膝跪地,铁甲撞击金砖发出沉闷的响声,抱拳沉声道:“末将李晟,愿听杨相调遣!讨逆护驾,万死不辞!”

声音低沉有力,却掩不住深处那一丝屈从和巨大的无奈。

他跪下的不是杨国忠,是那卷明黄的绢帛和那抹刺目的朱红。

“愿追随延王殿下!愿听杨相号令!讨逆勤王!光复大唐!”

“臣等附议!”

“誓死效忠!”

效忠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大厅,带着狂热、恐惧、投机和随波逐流。

黑压压的人群匍匐在杨国忠脚下,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投射在华丽的地毯和墙壁上,如同群魔乱舞。

杨国忠看着脚下匍匐的人群,紫袍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眼中闪过一丝狂喜和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算计和一种掌控一切的满足感。

成了!这关键的第一步,他赌赢了!毒蜘蛛的网,终于牢牢罩住了蜀地!

……

成都府,这座西南重镇,迅速被纳入杨国忠的绝对掌控之中,俨然成了一个以“延王监国”为名的新“小朝廷”雏形。

政令以“监国令旨”的形式从行宫发出,比昔日长安的圣旨传达得还要迅疾、还要不容置疑。

行宫门口车马如龙,各地官员络绎不绝,一派虚假的“中兴”繁忙。

李晟等将领被“委以重任”,李晟甚至被加封了一个“讨逆先锋使”的虚衔。

然而,他们身边很快就被安插了杨国忠的心腹亲信担任“监军”或“副将”,名为协助,实为监视。

蜀军被紧急整编,打散重组,大量中低级军官被撤换,掺入杨国忠带来的少量精锐亲兵作为骨干和眼线。

校场上日夜喧嚣,操练声震天,军官的呵斥声伴随着皮鞭的脆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