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在给杜荷传达陛下的命令时,他的脸上充满了羡慕之色。
格物院明明跟国子监的性质一样,可格物院却不受吏部管控,属于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
能够管理格物院之人,也就陛下和太子殿下两人。
这和三省主官有何分别?
此外,格物院的官职配置实在高的离谱。
先不说杜荷担任的院长一职,单是副院长享受从四品下文散官待遇,这完全跟九寺五监的少卿一样。
杜荷接过制授告身和鱼符,随后朝内侍点了点头道。
“辛苦了。”
内侍受宠若惊道:“回韩国公,这都是卑职的本分,不辛苦。”
这帮侍奉在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心里很清楚,如今的韩国公,在陛下和太子殿下心中的地位极重。
搞不好,韩国公会是大唐第一个异姓王。
杜荷轻声说道:“你稍等片刻,本官先把格物院官职任命名单盖章,稍后劳烦你帮本官去宣布任命吧。”
“诺。”
内侍连忙应道。
虽说这些事不属于他们的活,但是能帮到韩国公,那也能结个善缘。
按照韩国公的做事风格,只要是他的人都不会被亏待。
杜荷拿出提前拟定好的核心人员名单,并将鱼符沾上红墨,盖在每一份任命书上。
副院长,万年县令裴行俭担任。
机械制造部主官,工部侍郎虞昶担任。
天文历法部主官,太史令李淳风担任。
工艺制造部主官,虞部郎中萧锴担任。
农业技术部主官,司农寺丞王敬直担任。
医学研究部主官,治书侍御史崔神基担任。
杜荷之所以要任命裴行俭为副院长,也是看中裴行俭出色的政务能力,以及其对自己忠心耿耿。
他除了提出一些大致的专研方向,并不会花太多时间跟精力在格物院上面。
后续格物院的大小事情,都得交给裴行俭去主持管理。
至于任命的五部主官,除了李淳风有真才实学的人外,杜荷让其他四人各兼任一部主官,也是为了方便他们提拔一些家族子弟进去。
毕竟如此庞大的部门,不能全都是工匠,也需要一些文书,去做记录和写研究报告等辅佐之事。
至于五部以下的小主官,那就是具体做事的人。
像这些人的任命,就得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