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 > 第32章 清谈会二(第1页)

第32章 清谈会二(第1页)

今日的金榜比以往都要大上许多,仿佛它也知道今天将有大事发生一般。突然,一阵古朴而悠扬的钟声响起,这钟声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吸引了历朝历代所有人的目光。

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金榜上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金榜上竟然出现了三位儒生打扮的老者。这三位老者气质高雅,仙风道骨,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尤其是儒家之人,看到这三位老者后,更是有些愣神。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金榜上的三人,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一般。

而金榜似乎也很贴心,它不仅将这三位老者的形象展示得清清楚楚,还特意将他们的身份都给标了出来。原来,这三位老者竟然是儒家的先贤!

“噗!”

正在喝茶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突然一口茶喷了出来。他目瞪口呆地看着金榜上的三人,满脸都是惊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萧娘子这是从时间长河里面把儒家先贤都给捞出来了啊!”

他转念一想,随即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意:“那些腐儒这下可惨了,估计得被孔夫子狠狠地打一顿了!”

淳熙年间

朱熹站在那,双手颤抖着抚着自己花白的胡子,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奈。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即将到来的儒家清谈会,每一个细节都像针一般刺痛着他。他心中第一次如此强烈地希望自己别被选上。

要是真在清谈会上被孔子打了,那可就彻底完了。想象着孔子那威严的面容,深邃的目光,自己若是在观点上与之相左,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儒家的传承里,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要是触怒了他,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学术声誉将毁于一旦,毕生心血付诸东流。

随着选拔的日子临近,朱熹越发焦虑。他整日在书房中徘徊,看着满架的书籍,却无心研读。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梦中全是清谈会上被孔子斥责的场景。

终于到了选拔公布的日子,朱熹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向金榜。当他的目光扫到自己的名字不在金榜名单上时,如释重负,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

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心中默念着:“幸哉,幸哉。”随后,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中,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只是他却没看到他的名字悄然浮上了金榜。他挨打是一定的了。

明朝

洪武年间

宋濂呆呆地望着那高高挂起的金榜,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周围是一片喧闹的庆贺声,可他却仿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思绪飘远。

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脑海中浮现出孔夫子的形象。心想,孔夫子或许打不到他吧。他清楚自己虽在学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却从未想过要背离儒家的根本。

儒家学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并非是他刻意要去改变,只是时代在变,人们对学问的理解和需求也在变。

他回想起这些年日夜苦读的时光,寒夜中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古籍,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与同窗争论得面红耳赤。

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让儒家学说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这是一个机会,很好的机会”他喃喃自语说道。

——————————————分割线

儒家清谈会

在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庭院中,几张古朴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庭院的正中央,孔子身着一袭长袍,面容和蔼可亲,他端立于首位,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

荀子气宇轩昂,他的目光如炬,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豪迈;孟子则神情沉稳,若有所思,仿佛对世间万物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而在庭院的一角,一些后世的腐儒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们缩在一旁,眼神闪烁,似乎对这场论道心怀敬畏。

论道正式开始,孔子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吾倡导仁礼,以仁存心,以礼行事,如此方能使社会秩序井然。”

孟子紧接着说道:“人性本善,当养吾浩然之气,施仁政而王天下。”他的话语激昂慷慨,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荀子轻抚着自己的胡须,缓缓说道:“人性有恶,需以礼义法度加以约束,方可为善。”他的观点与孟子略有不同,但同样深邃而独到。

几位后世的腐儒听完孔子的话后,其中一人突然尖着嗓子叫了起来,声音又高又细,仿佛能刺破人的耳膜:

“吾等以为,谨遵古训,循规蹈矩便是大道!”

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而且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口吻,仿佛他说的就是绝对的真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