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站在御书房内,他静静的看着那记载着林逋生平的金榜,目光柔和又带着一丝感慨。窗外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映出他脸上复杂的神情。
此时的林逋,已是垂垂老者,一生隐居山林,与梅鹤为伴,那孤高的气节和恬淡的生活,令赵祯满心敬重。
他实在不忍心派人去打破林逋宁静的日子,在赵祯心中,那方山水间的悠然生活,是如此珍贵而美好。
思绪不禁飘向祖辈,想起父亲真宗与祖父太宗。他们在位时,对人才极为重视,求贤若渴。
若是他们知晓林逋这样的贤才隐匿于世,恐怕不会像自己这般顾虑重重。或许,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派出使者,以各种方式请林逋出山,为朝廷效力。
,!
赵祯微微叹息,他理解祖辈们的做法,在他们眼中,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正是用人之际,自然希望能网罗更多有识之士。
可他如今面临的局势不同,大宋已渐趋平稳,他更愿守护这份山林间的宁静,尊重林逋的选择。
轻轻合上书卷,赵祯心中默默决定,就让林逋在他的山水间安享晚年吧,这也是他能给予这位名士最后的温柔。
乾德年间
“啧!”赵匡胤微微皱起眉头,用手摩挲着下巴,眼神深邃而又带着几分思索地喃喃自语道:“这个小娃娃竟然还有好几年才会来到这世上呢……”
此时的赵匡胤心中暗自思忖着,是否要趁此机会提前做些准备。比如说,从当下就开始四处搜罗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们,然后悉心加以培养,以备将来之用。毕竟,人才乃是立国之根本嘛。
就在这时,赵普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这位身着市井装扮、毫无帝王威严可言的赵匡胤,不禁感到一阵头痛欲裂。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凑到赵匡胤身旁,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官家啊,如今朝廷刚刚建立不久,各种事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您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坐镇宫中处理这些重要之事啊!”
然而,赵匡胤听到这番话后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赵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同样轻声回应道:“嘿,我说你这堂堂的宰相大人,怎么整日里跟个尾巴似的跟在我的身后?莫不是你太过清闲无事可做了不成?”
两人正僵持不下之际,忽然间听到隔壁桌传来一阵兴奋的议论声。其中一名客人眉飞色舞地高声说道:
“哎呀呀,你们知道吗?最近城里那勾栏瓦肆中有一部关于咱们官家的戏可是异常火爆呢!好像叫做《千里送京娘》,啧啧啧,那剧情真是精彩绝伦啊!要不,咱们也找个时间去瞧瞧如何?”
说这话时,那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经沉浸在了那部戏中的精彩情节之中。
听着“千里送京娘”这几个字,赵匡胤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仿佛回忆起了那段遥远而又深刻的过往。
那个刚烈的女子啊,她的身影和事迹至今仍萦绕在他心头,每每想起,都不禁令人惋惜长叹。
一旁的赵普默默地注视着赵匡胤的神情变化,心中自然明白官家此刻正在思考些什么。毕竟,那是一段曾经轰动一时的故事,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纠葛,旁人即便只是听闻,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重。
“老赵,当时那种情形之下,谁也无法预料到后来竟会发生如此之事啊。”
赵匡胤听到赵普所言,微微颔首,但随即用力地甩了甩头,似乎想要借此动作将那些陈年旧事彻底从脑海中甩开。因为如今的他身负重任,身为一国之君,需要关注的是更为重要的国家大事。
“罢了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眼下还是先去暗中探查一番,看看朝中那些官员们是否有老老实实依照朝廷规制行事才是关键。”
说罢,赵匡胤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去。
他的身影渐渐融入人群之中,不一会儿就在赵普的眼里消失了。
——————————
题外话:
《千里送京娘》这个事是真的有,可惜结局不好,宝宝们可以去看看,对于赵匡胤的印象会更加的立体的。
:()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