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他满怀壮志、雄心勃勃,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地实现自己那宏伟的政治抱负。
他在宫廷之中,仅仅只是充当着为皇帝吟诗作赋以供其消遣娱乐的角色罢了。
不仅如此,由于那些权贵们的刻意排挤和打压,短短三年之后,他便不得不黯然神伤地离开了繁华的长安城。
自那以后,李白并未因此而消沉气馁,反而继续踏上了他那漫长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漫游之旅。
他的足迹如同繁星点点般散布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无论是壮丽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雄浑壮阔的塞北大漠;
无论是清幽宁静的深山古寺,还是热闹喧嚣的市井街头,都留下了他潇洒不羁的身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时光荏苒,当那场惊天动地的安史之乱骤然爆发之时,整个大唐帝国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乱,李白毫不犹豫地携同他的妻子宗氏一同向南奔逃,以躲避战火的侵袭。
在此期间,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他阴差阳错地投身到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之中。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局势的发展变化,李璘一案牵连甚广,李白也不幸受到波及。最终,他竟被朝廷判处流放夜郎之刑,开始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流放生涯。
然而,或许是上天眷顾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前往夜郎的途中,他意外地获得了赦免,并得以重返东方。
从这些经历当中,则不难看出,李白虽然拥有惊世骇俗的文学天赋和豪放洒脱的性格特质,但就从政方面而言,他实在难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政客。
他对于政治局势的洞察力和敏感度着实过于低下,以至于无法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官场风云。
正是这种致命的缺陷,使得他犹如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官场风暴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最终会被无情地卷入其中,粉身碎骨。
在人生的暮年,李白陷入了穷困潦倒和漂泊困苦的境地。然而,尽管生活艰辛,他内心深处对于诗歌的那份炽热情感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减退。
岁月如梭,终于到了宝应元年,这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因病离世,享年六十二岁。在他漫长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或豪放飘逸,或意境奇妙,无不展现出他卓越的才华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李白所创作的《古风·其三》更是堪称经典之作。诗中的开头几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以极其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出了秦始皇那气吞山河、威震天下的霸主风范。
仿佛读者能够亲眼目睹秦始皇挥舞着手中的利剑,斩断浮云,令各方诸侯纷纷向西朝拜称臣的壮观场景。
这寥寥数语便将一代霸秦之主的威严仪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也正因如此,后续的诗句虽然同样精彩绝伦,但相较于前两句所营造出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和豪迈气势,就显得略微逊色一些,以至于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话说那李白的至交好友——诗圣杜甫,乃是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之孙,表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杜甫降生于一个累世传承“奉儒守官”理念的家族之中。
自幼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年仅七岁之时便可吟诗作对,展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
待到十四、五岁之际,已然在文坛初露锋芒,凭借着出众的文采得到了当时诸多文坛前辈们的高度赞誉和赏识。
然而,尽管杜甫才情卓越,但他的仕途之路却是异常坎坷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