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 8090(第14页)

8090(第14页)

那些人甚至不愿意为他所用!

程昱老老实实的坐在下方,看他们家府君如此为难,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听闻主公先前在颍川和乌程侯相谈甚欢?”

曹操揉揉眉心,“只是场面上过得去罢了。”

论私交的确是相谈甚欢,可出兵御敌不是小事,他和乌程侯的交情还没好到那个地步。

但是!如果事态真的严重到一定程度,该借兵肯定还得借!

程昱看了眼旁边沉默不语的陈宫,似笑非笑,“主公总是发愁麾下人才凋零,既然东郡本地能用的人少,不如放开看看别处。”

颍川太守年少无畏,他们家主公也不差。先前关东联军讨董让天下人认清了大部分诸侯的真面目,也让天下人都能看到他们家主公是真正的赤胆忠心。

这几个月颍川名声大噪,天下士人拖家带口前往投奔,万一、他是说万一、万一有士人慕名抵达颍川却不满意,主公此时出手既不得罪人还能解自身之急,何乐而不为?

陈宫面色如常,内里的心烦意闷没有表现出分毫。

第85章漏风荀牛牛

*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天气越冷日子越难熬,日子越难熬动乱就多。

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而言,上天在无视他们几十年后好像又重新降下眷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耕种乃民生之本,如果民间亩产之收能够增多,养活的百姓就能变多。百姓有粮有衣,铤而走险造反作乱的情况就能变少。

农具田器要用到铁,但是又不像兵器那样用的多,且制作农具田器乃是为了国计民生,各郡县的铁官收到朝廷的诏令便能自行安排工匠制造。

大司农士孙瑞在确定新犁能起到大用后便放下其他活儿只盯着这一件事情,那些不听朝廷政令的州郡爱听不听,他只要司隶关中能在春耕时不出乱子。

与此同时,京城的高官也都发现最近杨太傅和天子身边都多了几本爱不释手的书。

官署中的消息传播极快,没几天所有人都知道了那几本走哪儿带哪儿还字迹清晰的书是哪儿来的。

耕犁的改进之法是神人入梦传授,但是神人都入梦了肯定不能只干一件事,来都来了肯定想起来什么就教什么,于是就有了这些比市面上的蔡侯纸好很多的新纸。

京城的高官们:……

神人入梦到底教了他多少东西?荀小将军能不能一次性说清楚?

好东西谁都想要,但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那小将军既然没把造纸的法子和新犁一起送至御前就说明他没想和天下人分享新纸,他们表现的太明显传出去像是欺负小孩儿。

一群人暗戳戳的打听,不好去烦天子就天天缠着杨太傅不放。

杨太傅在家躲不开在官署躲不开进宫依旧躲不开,被众多不知道什么叫分寸的同僚折腾的不胜其烦,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给了几句提示。

先前有人以一书千金的条件去荀家臭小子那儿求过几本书,有想法的直接去颍川找正主儿别来烦他。

买书的路子明明白白说出来,立刻就没有人再来烦太傅大人。

花钱就能得到啊,太傅早说的话他们不就早派人去颍川了吗?

荀家那小子能酒后抢美人,用书来换钱也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荀氏家底儿薄他们都知道,长辈们都在并州没法支援颍川老家这儿他们也清楚,年轻人独自留在家乡闯荡还要养那么多士兵流民不容易,藏住神人赐予他的法子用来赚钱也能理解。

人家自己都不嫌丢人太傅就别跟着念叨什么“有辱斯文”了,好东西就得大家伙儿都有。

他们理解荀小将军用书换钱的做法,希望荀小将军也理解他们的处境。千金就千金,务必别涨价。

杨彪:……

小皇帝看完全程,等屋里只剩下他和太傅两个人的时候悄悄问道,“太傅是不是故意的?小将军是不是私下里又给太傅送了好多好多好多新书?”

如果小将军私下里没有和太傅商量,太傅怎么会那么配合?

杨彪扯扯嘴角,“老臣倒是想看到新书,奈何那荀小将军不似陛下这般敬老尊贤,这些天连一本新书也没能见着。”

他本来不想让那小子轻轻松松以书换金,但是傻小子没有长辈看顾甚至能传出强抢美人的传闻,看在和荀慈明的交情上他也不好太难为年轻人。

孩子已经这么傻,万一穷的养不起兵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搞出什么大动静。

算了算了,给他钱。

反正也不是白给。

“没有啊?好吧,朕知道了。”小皇帝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悄咪咪作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