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她嘱托张家人,一旦自己身死,她们即帮忙照顾徐蘅,并护送她去晋阳与家人团聚,在最终结局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刺史调动来的军队可不像怀宁、延临这般小打小闹,那都是正经吃军饷的士卒,再怎么拉胯也具备基础素质,超越民兵一大截,徐茂已经预想到交战当日场面。
窗外传来训练的号子声,徐茂侧身向外看去,唐折桂、徐碧荷和吕飞燕她们的面容一一在脑海划过,她们脸上带笑,眼睛晶亮,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徐茂闭上眼睛,告诉自己,仅仅是一串代码而已,登出游戏时可以选择保存实时录像,重开也能再见续缘,结束当局最重要。
“阿姐在忧虑什么?”
徐蘅后退半步,视野扩大,时刻关注徐茂神情变化,殊不知自己满脸担心,显得非常急切,好像只要徐茂说出一个名字,亦或一件烦心事,她就为其扫平一切障碍似的。
徐茂轻呼一口气,作出决定。
“没事,我知道该怎么对付晋州刺史了,必叫他们有来无回。”徐茂半真半假地说完,立马着手去做。
吕飞燕没有回怀宁,但是同她一起的瓦肆姐妹跟着回来了,徐茂找到她们,表情严肃,郑重其事地说:“我们即将迎来一场恶战,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几人目光炯炯,坚声道:“元帅放心,属下时刻准备着!”
徐茂点头,“为提升士气,我教你们一首歌,由你们分别带领传唱,以便军中其余人快速学会。”
“所有人共唱此歌可以放松身心,鼓舞精神,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绝不可轻视。”徐茂怕她们疏忽大意,特别补充道。
几位通晓乐理的士卒纷纷露出好奇神色,两只眼睛如星子闪,期待地看着徐茂。
徐茂从袖口取出她写好的歌词,展开纸张抖了抖,清清嗓子,强忍羞耻唱道:“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
她修改了部分原词方便理解和适配,不过这首享有军旅禁歌之称的《军中绿花》原本威力尚在,凡是听过的战士没谁不触动,歌是上午教的,人是连夜翻墙回家的,不信思想不滑坡。
果不其然,徐茂唱完,面前几人眼眶微微发红,眼睛里闪着泪光,明显想起自身经历,忍不住落下泪。
她们被卖入瓦肆学艺时的年纪不大,大多五六岁便与亲生父母分离,埋头苦练技艺。
时到今日,她们已然记不清父母样貌和声音,唯有记忆中母亲柔软温热的双手,暖洋洋的怀抱,别的一概记不清。
可听过这支乐曲,几人惊觉自己这种漂泊无依之人竟生想家的念头,很想再牵着母亲的手走在雪地,过一个美好的节庆日。
“这是……元帅所作?”几人惊诧。
徐茂摇头,解释说:“非也,作者本名唤作小曾,是我机缘巧合下,偶然听来的。”
大家不由感慨万千,这位小曾前辈真真厉害,用词朴素却打动人心,句句往人心里钻,不做他想,开始认真学起来。
因为有基础,几人学得飞快,徐茂没费多少力气,她们便能将整首歌唱下来,歌喉婉转动听,使人听完更加戚戚然。
路子对了,徐茂信心大增,叫她们回去教其余士卒,命令道:“后日,我要军中所有人都会唱,日常训练可以放松,这首歌曲不能不唱。”
大家闻言挣脱恍惚情绪,纷纷提起精神。
乐曲如此重要,她们丝毫不敢懈怠,分工合作,各负责几个班级,尽心尽力教士卒们传唱。
一切按徐茂计划推进,军中歌声嘹亮,久久不休,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唱的人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注入无限深情。
越唱不要想家,想回家的冲动愈甚,徐茂溜达一圈,确保所有人都会唱,人心浮躁,她满意地点点头,同时松口气。
唱吧,唱吧,赶紧回家去。
徐茂美滋滋幻想,特地吩咐早中晚各唱一遍,增加士卒跑路概率。
军中四周飘散寒风飘飘落叶的调子,随处可闻,早上唱,晚上唱,时时刻刻逃不过这旋律,再充沛的感情也唱麻了。
唐折桂不知为何,紧张备战的重要关头,元帅忽然闲心大发,宁愿搁置训练,也要挤出大量时间唱歌,她有些无法理解。
这首曲子感人确是感人,但她本就是怀宁人,走几步路就能回去面见邻居旧友,思念一瞬而过,并不浓厚。
唐折桂听完以后感动的情绪消散极快,更多的是激动,心潮澎湃,似有惊涛骇浪拍岸,精神无限振奋,浑身颤栗不已。
她明显感觉体内有股力量急于发泄,真刀真枪拼一回,保卫怀宁,保卫徐元帅。
不过随着唱的次数增加,唐折桂逐渐疲软懈怠,没有那么真情实感了,她忍不住心急,担忧徐元帅鼓舞士气的意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唐折桂设法跟徐茂反应情况,然而徐茂不为所动,依然保持原貌,唐折桂心急如焚,坐立不安,挂念着这件事,烧火做饭也不得劲。
旁边人哼着熟悉的调子,手里运刀飞速,噔噔噔,寒风飘飘落叶,噔噔噔,不要想家,咱家就在怀宁,几步路的距离,确实不需要想家。
“班长,你别操心了,那叫什么,元帅算无遗策,心里有数的。”炊家子切好菜,看唐折桂脸上写满焦躁难安,哼唱声停止,出声安慰。
唐折桂愁得不行,“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