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宋潜火队 > 第232章 搜身(第1页)

第232章 搜身(第1页)

自燃的鬼话,只是表象。真金断不能信。试卷上做手脚,张择端率先表示附议。“试卷上做手脚,不是没可能。之前曾经有人做戏法骗人,用的便是这样的招数。”张择端又补充道。此前,汴梁街头有过钟馗发怒的传闻。多年前,有外地来的术士李灵道声称可以请神遣将,召唤出各路神仙,斩妖除魔,辩善恶,识奸凶。李灵道按说和张择端本是同行。别的术士擅长炼丹制药,他不是,他擅长画画。除了画符,更擅长画像,钟馗也好,真武大帝也罢,甚至也有城隍神和龙虎山张天师。张天师本名张道陵,乃是龙虎山道士,在民间,张天师同样是斩妖除魔保平安的一把好手。无论是谁的画像,在他的手下,挥笔而就。之后,念咒洒符,请这些人下凡来。他随便一念,竟可以让画像自燃。火焰之中,钟馗当真似复活一般,火眼金睛,怒目而视。这便是请神。凭借这一手绝活,李灵道的名字家喻户晓,一时间,不少人家请他斩妖除魔,其中也不少望族名流。后来,官府命令惩治民间术士诈为鬼神的事件,因此这一批术士逐渐销声匿迹。不过如今,官家宠信林灵素,事实上迷信方术的风气一时又刮遍了整个京城。满朝文官中有不少心中反对,可是无人敢言,久而久之,大家纷纷自我劝慰,言亦无用。林灵素号称精通雷法,曾经献给官家神霄金丹,获封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如今正得宠。除了林灵素之外,术士郭京也深得信任,他号称可以召唤六甲神兵。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这两位术士在朝,风气不歪才怪。这是后话,暂且不表。不过话说,李灵道当然之所以被识破,便是有人指出他的请神不过是戏法,他的画墨之中加入了,其实是因为钟馗画像里加入了硫黄粉,硫黄与墨粉结合,掺靠近炭火会发生爆燃。不少术士挥洒符纸,符纸随即在空中爆炸的把戏也是如此。“如若是墨粉中掺了硫黄,那么在烘烤试卷的时候,石军很容易便会爆燃。”张择端最后总结道。李学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巴不得现在有个说法能够立马让他摆脱嫌疑。黄判官立马又道:“既然如此,立刻把所有考生看起来。立刻搜身!”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立功的机会。“等下,还有一处疑点。”真金又说。“哪里这么多疑点?很明显,是考生私自夹带特制墨锭,故意纵火。纵火犯定然就在这些考生中间,跑不了了。”黄判官又道。“这个纵火犯,怎么保证一定会引燃呢?加入硫黄粉之后,墨迹虽然变成了易燃之物,但烘烤之时,怎么就能保证一定能够引燃呢?火神行事,一定要滴水不漏才行。”张择端想了想又道:“考生入场,都会自带烛笼,如果不行,烛笼在手,放火还有后手。”烛笼是一种防风铁架蜡烛台,小巧轻便,携带方便。本来烛笼是为考生书写照明之用,当然,用来纵火更是方便。想到这里,真金叹道:“是了,搜身。”起火之后,考场也进入戒烟状态。任何考生以及考官都还是被锁在院内。当下,正好展开调查。首先便是搜身,可搜身之事,对于这些文人士大夫来说,简直比严刑拷打还要难以接受。在进入考场前,他们已经是被搜身完毕。大宋最对读书人最是井中。早年,宋太宗认为入考场需要解衣搜身的办法不妥,是对考生的尊严的侮辱。因此,这办法曾经有一段时间废止。但后来科考中作弊事件多发,又不得不恢复了解衣搜身。解衣搜身的过程中,禁止考生携带任何书物入场,甚至连考生包裹笔墨纸砚用的纸张,也一律限用青纸,以防用色纸来做小抄。既然入场前已经搜了个体无完肤,考生们听到还要搜身的时候,立刻炸了锅。“怎么还要搜身?难道你们查案便只会搜身,不知动脑?”“无能蛀虫,看守考场不力,反倒是怀疑我们,无用!无能!无耻!”“你们不妨直说,我们都是纵火犯,把我们全抓了去!”“对,我们是纵火犯,我们就是想烧掉这十年寒窗的辛苦,烧掉未来的大好前途!”“要搜就搜,看看第二天,汴梁人是怎么笑话我们朝廷?”能来省试的人已经各地举子,无不出口成章,骂起人来也是刻薄刁钻。一时间,吵得已经是乱纷纷。:()大宋潜火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