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赵昭是早夭,又因是夏日,不能在宫里停灵太久,七日便送入墓陵,官家伤心自己又失去了一个孩子,请大师在寺庙为小皇子,做法事七七四十九日。
赵昭的丧事结束了,真心为他伤心的,可能就官家和荣娘子,其余的,不幸灾乐祸就不错了。
许是又一个儿子去世,官家接连几日,来了梧桐阁,每一次都要与赵旭玩上半个时辰,最后顺势留宿梧桐阁。
两个月后,对赵昭的伤心,慢慢抚平一个帝王的心,加上又不是没有儿子,官家渐渐放下难过。
又一个月后,追封长子赵昉为魏王,次子赵昕为越王,赵曦为陈王,赵昭去世时被追封为鲁王。
鲁王的事情告一段落,没多久便到了赵旭的周岁宴,这次没有鲁王挡在赵旭的面前,官家又怜惜这个孩子,满月宴没办,下旨大办周岁宴。
宴会上,那些不怀好意的眼神,打量着林意棠与赵旭,赵旭人小机智,抓了一本《孝经》和一块印章,惹得官家大笑连连。
皇后端着样子,张贵妃脸色苍白,病了有一阵子,但依旧抓着后宫的事务。
荣德妃面色铁青,她的赵昭才去世多久,而今官家就为了另一个孩子,开心大笑,这不就戳到了荣德妃。
苗贤妃一副温柔可亲的样子,但作为唯三能养住福康公主,又有宫权的女人,林意棠可不会小看她。
其余嫔妃、大臣的女眷,纷纷嫉妒打量她,目前就林意棠养住了两个孩子,后宫多少嫔妃有身孕,怎么就林意棠福气?
她大方应对嫔妃们的打量,突然,场面安静下来,官家笑着说道:“林氏也跟着朕多年,张茂则!”
张茂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旁边的皇后依旧端着端庄,仿佛一切在她的预料中。
倒是荣德妃大惊失色,官家要封林氏,而今四妃之位就剩下淑妃,这岂不是要压在她的上面。
苗贤妃放下手里的筷子,表情僵硬,她自负与官家是青梅竹马,又为官家先后诞下公主、皇子,只是没养住皇子。
没想到官家先后让张贵妃、荣德妃越过她进封,而今又来了一个林氏,心里不甘,她不敢看官家的眼睛,担忧自己扭曲的表情压不住。
张茂则大声宣读圣旨,封康国公为寿春郡王,寿春郡王可是当年官家的封号,可见官家对赵旭的高度重视。
封林昭仪为淑妃,为正一品妃位,那可是只在皇后、贵妃之下的妃位。
林意棠大方起身谢恩,奶嬷嬷抱着赵旭谢恩。
圣旨宣读结束后,宴会上的气氛瞬间有点冷,好在宴会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官家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嫔妃们的眼神。
主要是他今年四十一岁了,在子嗣方面又很艰难,就多年过去,就一个儿子,他奋斗多年,要是连皇位都传不到自己的子嗣,岂不是说他白奋斗多年,他一个皇帝哪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