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秦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家(第2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家(第2页)

「新鲜的粪便不能释放全部肥力,需要堆积……」

…。

秦王政口中琢磨着赵佗的话语,他并不是自小锦衣玉食的王室公子,相反他少年时代曾在赵国经历过不少苦难,甚至还遇到过殒命的风险。

对于赵佗提到的秽物,秦王政并不忌讳,更别说这些东西能够让他的国家变得更强。

「民间本就有施用粪肥之法,此法只是在其基础上将秽物堆积一段时间,确实简单易行。」

秦王政越想越兴奋,如果赵佗提出的是一个很难操作,或是要求极高不易推行的办法。他或许会高兴,却绝不会感到兴奋激动。

但赵佗这沤肥之法真的太简

单了,每家每户的农夫都能轻易做到,所用的材料更是随处可见,人畜粪便,枯枝落叶……

官府推行沤肥之法根本不需要什么成本,除了派人到各乡里教授此法外,就再没有更大的支出了,远比修水利工程之类要划算的多。

而且效果若真如赵佗所说,每亩能增加一石,不,哪怕亩产只能增加半石,也能让整个秦国的国力大涨。

关中、巴蜀、秦国占据的楚地,再加上新征服不久的韩、赵、燕三地。

农田何止千万亩,一年下来他秦国新增加的粮食该有多少呢?

如此妙法,其作用甚至比郑国在关中修筑的那条水渠还要有用。

有了更多的粮食,秦国黔首就能繁衍更多的子民,他秦王政亦能征召出更多的军队,去征服更加辽阔的疆域!

秦王政按捺下激动的心情,盯着赵佗道:「我也在邯郸久住,为何从未听过赵地有这种农桑之术?」

赵佗不慌不忙,他对此早有准备。

「禀大王,此法确实不是赵人种地所用,而是来自农家。」

农家?

秦王政怔了下,对这答桉略感意外。

按照赵佗的解释,是他年少之时,家中殷盛,在赵地有一片小小的封地。

曾有十多个穿布衣麻鞋的人来到赵佗家的封地,渴求一小块土地耕种,允诺按时缴纳租税。

那会儿赵国正与秦、燕交战,赵人损失不小,田多地少,正缺少耕种者,对这种事自然应允。

那些人就在赵佗家的封地上定居下来,认真耕种。

赵佗那会儿好奇心正盛,时常去乡野游荡,见到那些人耕种的方式与赵人不同,便虚心请教,那些人就为赵佗讲授了许多特别的农业知识,其中就包括这沤肥之法。

「当时那些农家传人也刚发现沤肥之法的妙用,还在尝试阶段,所以并没有传开。接着臣父就被郭开害死,臣只能狼狈出逃,那些农家传人的下落,臣就再也不知道了。」

赵佗说到这里,眼中还挤出了两滴眼泪,像是陷入破家亡族的悲伤中。

秦王政微微颔首。

农家,他是听过的。

亦是诸子百家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和孟子同时代的许行。

这些农家之人奉上古时代的神农氏为祖师,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他们不参与政见之争,一心埋首于农田中,研究出了许多农桑技巧。

…。

沤肥之法,是农家研究出来的耕种之术。

这说法并无破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