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水浒凌云志 > 第八十章 历经磨难(第2页)

第八十章 历经磨难(第2页)

这金国虽然国小人穷,但民风却是极其彪悍,金国百姓平时以渔猎为生,看似朴素无华,可是只要跨上马背出兵作战,就会立即变得勇猛无比。

辽国十分惧怕金人如此彪悍的民风,在辽国朝野上下更是暗中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战’,辽国国主听到这句谚语,心中更是惶恐,就与朝臣商议如何应对,最后便有大臣提出了‘减丁’之策。

而这减丁之策,其实就是每年派兵到金国劫掠,杀掉一部分金国的青壮男子,掳走年轻的女子以及孩童,从而使金国的人口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低限度,使金国的国力无法增长,也就无法威胁到辽国的安危。

初时这减丁之策倒也十分有效,因为当时金国的各个部落还没有联合成一个整体,都是各自为战,所以无论哪个部落都不是辽国的对手。

而金国各部落慑于辽国的强大,就只得臣服于辽国,年年给辽国上贡牛羊马匹,以及美貌女子,可说是受尽辽国的欺侮。

但近年来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因金国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而这位大英雄就是现在的大金狼主完颜阿骨打。

这完颜阿骨打实是一位不出世的英主,天纵奇才,才略无双,完颜阿骨打认识到金国的各个部落太过松散,而且各个部落之间不但不团结,反而相互征战,这样又怎会是辽国的对手,所以完颜阿骨打便想将金国的各个部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辽国。

完颜阿骨打极有手段,凭智凭力,恩威并施,只在几年之间便将原来一盘散沙的金国各部落统一起来,其力量也是迅速壮大,很快便有了与辽国争锋的一战之力,其后完颜阿骨打便率军与辽国派来减丁的军队进行交战,居然几战皆捷,大获全胜。

这使得完颜阿骨打信心大增,随后便主动出兵反攻辽国,结果又是连战连捷,自此完颜阿骨打已是有了与辽国分庭抗礼的资本,也就此建立了现在的大金国,并自任国主。

此后金国与辽国连年征战,但辽国均是败多胜少,而金国的国力却是日渐强盛,现在更是早已远超辽国,完颜阿骨打由此也有了将来必要灭掉辽国的野心。

当王英参加敢死队赴金参战之时,金辽之间的形势早就已经逆转,辽国已是处于劣势,每次与金国交战均是死伤甚众,讨不到半点便宜。

好在王英、燕顺、郑天寿三人在少年营中练就了一身的本领,辽军与金国作战虽然败多胜少,但王英三人却颇立了些战功,几年之后,三人便都因功晋升了百夫长。

但多年的作战也让三人全身伤痕累累,王英更是在十四岁时伤了脊柱,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也因此再也无法长高,变成了现在这付矮挫模样。

等到王英十八岁时,辽金之间又有一场大战,结果辽军大败,溃兵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王英三人率部撤退之际,一时慌不择路,竟是跑到了海边,可巧的是海边码头上却停靠着一艘高丽商船。

王英看到这艘大商船,却忽地有了一个主意,便偷偷与燕顺和郑天寿商量,不如就此劫了这艘商船,乘船出海,离了辽国回大宋去。

燕顺和郑天寿本就都是宋人,自从被辽兵掳到辽国,进入到铁血少年营,受尽了磨难,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却又被编进了敢死队,此后日日为辽国打仗。

这许多年下来,已不知有多少同样被掳来的兄弟客死他乡,到如今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四年,这十四年间,又有哪一日不在思念故乡,不在想念父母兄弟,只恨无法还乡。

但现在希望突然出现在了眼前,哪还有放过之礼,三人当下一拍即合,再将想法与手下一众兄弟讲了,三人手下的兄弟也基本都是被掳掠而来的宋人,一听三人的想法,立时欢呼雀跃,无不答应。

王英三人也就不再犹豫,当即率领手下兄弟一鼓作气,毫不费力地拿下了高丽商船。

王英三人率众劫下了高丽商船,就立即逼迫高丽船主开船离岸,那高丽船主此时早已被吓得傻了,如何敢不答应,便立刻开船将这些吃了败仗还欢天喜地的军爷送往大宋,至于这些辽兵为何要去大宋,又有哪个敢问。

等高丽商船到了大宋水境,王英便让高丽船主寻一僻静之处靠岸,王英全伙换了大宋衣裳,偷偷摸上岸去,等到上了岸,脚踏宋土,王英三人以下三百余人无不伏地大哭,弄得高丽船主不明所以。

不过王英等人也未杀那高丽船主,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高丽船主也算是王英等人的恩人,不过船上的财物却是不能放过,自是劫掠一空,以做路资。

那高丽船主此番能够活命,自知已是大幸,哪里还顾得其它,当即招呼一众水手火速开船,乘风破浪而去,绝不回头再看一眼。

而王英等人在船上之时,便已经商议好了,等回到大宋之后,便先寻一落脚之处安身,然后众兄弟各自回家,寻找家人,如果家人尚在,就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用回来,若是没了家的就还是大伙聚在一处过活。

王英等人从登州上了岸,就开始寻找落脚之处,最后寻到了这清风山,这山上原有一伙强人,打家劫舍,拦路生财,众人觉得这清风山甚是不错,便冲上山去,杀了这山上原来的头领,降了余下的一众喽啰,占了这清风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