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身体重心在0。3秒内前移至脚掌前方18厘米的理想位置。
因为曲臂起跑。
怎么说呢。
即便她的身高很高。
却也能在这里直接杀到第二位。
仅次于女子启动小钢炮弗雷特。
进入加速阶段。
这个地方美国选手安德森处理的不够好,有一些停滞。
这就让她一下子被斯图尔特追上。
虽然斯图尔特年纪比他还大。
这里的发挥。
确实更好,更老辣。
但这一场观众在看的。
只剩下弗雷泽和陈娟。
为了对抗弗雷泽。
陈娟在这里做出了调整。
首先是进入加速阶段,曲臂起跑为陈娟的步幅扩展提供了力学基础。
由于上肢摆动力矩的增强,较直臂增加25%,其下肢蹬地时可获得更大的反作用力。
在能量分配方面,陈娟眼下的曲臂技术减少了上肢摆动的能量损耗,使更多能量用于下肢加速。
而且陈娟在加速阶段的磷酸原消耗速率比采用直臂起跑的选手低15%。
这是为后程冲刺保留了关键的能量储备。
外加重心轨迹的精准控制。
曲臂起跑帮助陈娟实现了低重心、高稳定性的加速姿态。
其躯干前倾角度在启动时保持48°,并在七步之后平滑过渡至35°。
重心投影始终维持在脚掌前方15-20厘米的黄金区域。
这种姿态控制得益于曲臂产生的“力矩平衡效应”——
当手臂向后摆动时,产生的逆时针力矩与下肢蹬地的顺时针力矩相互抵消。
使身体横向偏移量控制在±3厘米以内。
就这样,虽然弗雷泽还是领先的姿态。
但是领先并不多。
陈娟一直在后面紧紧咬着。
也许对于袁奇奇甚至是韦勇丽来说,多枪能力或者是双枪能力不够。
可对于陈娟!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