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那些方面只能说是没经验,但看刘翔对他的态度甚至是送别墅,给他就知道对于刘祥用不用心。
如果说这就是谢文君人生中最好的一次拿牌机会?
那么。
孙海瓶绝对会让他抓住,用力一拼。
那么起跑前。
谢文君的起跑器设置就打破常规。
前起跑器距起跑线1。18米,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1。45米,且与跑道中线呈7°夹角。
这一设计源于他1。90米的身高与102cm的下肢长——
相较于欧美选手,亚洲运动员下肢相对较短,但髋关节灵活性更高。
较近的起跑器间距比欧美选手平均短3-5cm,能使他在蹬地时更高效地利用下肢爆发力。
而7°夹角则巧妙引导身体在启动瞬间产生向内的分力。
帮助其快速切入跑道内边。
减少过栏路径长度。
以前孙海瓶肯定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起跑器设置都要做这么多花样。
但是现在他理解了。
这么多年在二沙岛不是白待着。
他也找了很多时间和拉尔夫。曼做一些心得交谈。
所以人家对于他不一定有兴趣。
但是他对人家感兴趣就行了。
现在他处于想要学习的姿态。
那自然要拿出相应的态度来。
这一点孙海瓶做得很不错。
而且他确确实实在这些年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比如眼下。
这么做是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而不是自己凭空瞎想。
这种布局使他蹬地时的水平分力占比提升至78%,超过了之前的72%。
同时垂直分力控制在22%。
既保证了启动速度,又避免因过度垂直发力导致重心起伏过大。
此外,将起跑器踏板倾角调整为前板15°、后板25°,这种不对称设计契合谢文君其前脚掌发力的习惯,使蹬地瞬间的肌肉募集效率提高12%。
同时,谢文君将起跑器与跑道中线呈7°夹角。这个看似微小的角度调整,实则蕴含着精妙的原理。
这是因为在蹬地时,该角度产生的侧向分力能够引导身体自然地向内侧倾斜。
帮助他在起跑后迅速切入跑道。
缩短过栏的实际路径长度。
会这么多是谢文君在启动的时候身体总是产生偏移,这样反而能让他的启动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局面。
根据计算,这一设计可使他的过栏总路径减少约8-10厘米,在争分夺秒的比赛中,这一优势不容忽视。
在预备姿势阶段,谢文君的身体姿态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
他的双手间距略宽于肩,手指紧扣跑道,这种抓地方式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同时有助于在启动瞬间将手臂的摆动力更好地传递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