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生病了?”
那时候,他不还是个小孩子吗?
“母亲,她不爱喝药,爸爸很担心,就让我彩衣娱亲。”他说话时眸子里闪过一抹嘲讽,只是低头不让她看见,怕这样狭隘的他会让她看不起。
提及父母,卫云开的态度区别很大,宋月明垂眸思索着,现在卫云开还背负着寻找姑姑或者其后人的责任,她作为知情人,要怎么告诉他是个关键,最大的前提是不能让自己暴露。
“对啦,年前不是听广播,很多人都平反了,你要不要回家看看?”
卫云开听后沉默很长一段时间:“爷爷让我留在这里,保重自己,其实我想回去看看。”
这么多年,爷爷奶奶和爸爸无人拜祭,也许还在惦念他,他看着为他担忧的妻子,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他得告诉曾经的至亲,他已经不是无力自保的小男孩,现在,他成家了。
“还要带着你回去。”他加上这一句,重重强调。
宋月明转了转手上的戒指,这也只敢在家里戴一会儿臭美,她跟着点头表态:“行啊,我拿了你家的戒指,你不让我一起去才是有鬼呢。”
“好,我回头跟人打听那边的消息。”他淡淡笑着,掩饰心里茫然和期待。,!
可以在家歇一天,宋月明预备着睡大觉,谁知道魏老太的两个闺女来走亲戚,魏老头已经不在世,她们就得初三回来,于情于理宋月明都得去老院坐坐,只是还没出自家堂屋门忽然想起来刚结婚时齐树云跟她说的话。
“云开,哪个姑想把闺女侄女的嫁你啊?”
她问的慢慢悠悠,仿佛只是随口说一句。
卫云开老神在在的反问:“有这样的事情?我不太记得了。”
宋月明挑眉,角度刁钻的问:“是不是给你介绍的太多了,你都不记得了?”
“……当然不是,两个姑家里都有和你差不多大的。”
“原来是这样啊。”
魏老太的两个女儿是带着一大家子来的,没出嫁的闺女儿子,今天不用去姥姥家的孙子孙女,王宝珍散压岁钱散的脸都绿了,这两个姑一共给宋月明一块钱,但宋月明散压岁钱散出去两块多,血亏。
再者,两个姑都对她淡淡的,宋月明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寒暄后就回家,午饭也是在自家小院吃,吃到一半想起来自己也有两个没怎么见过面的大小姑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性子。
初四,宋月明先去宋卫琴家拜年,留下礼不吃饭,他们还得赶着去城里宋卫兰家。
宋月明对宋卫兰没好感,但亲戚没断就不能不去,要不然宋老太那儿都说不过去,春节期间俩县城的往返公交上坐着不少人,俩人上去时就剩一个座,宋月明坐下,卫云开站在她身边,好在路程很近,不多时就到了。
宋卫兰家的位置不错,从汽车站路过再向前走不远的家属院就是,年节下,家属院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拜年的人,循着地址找到宋卫兰家里,敲开门,是个胖乎乎的老太,先看宋月明是谁,再看手里提着的礼,但他们的礼不在宋月明手里,由站在后排的卫云开提着。
老太笑容淡淡的:“找谁家?”
“这是宋卫兰家不?”
老太撇撇嘴,扭头朝里喊:“卫兰,外面有人找你。”
也不开门让人进去,扭着身子朝里走,等宋卫兰来开门,看清是宋月明,一点没尴尬的把人请进去。
宋卫兰一脸热情,瞧见卫云开手里提着的一兜橘子、罐头和蜜果子,笑容更加真挚:“正说你们呢,这就来了。”
宋月明佯装不知,跟着进去坐到椅子上,小小的三居室房子显得有些拥挤,客厅里都放着不少东西,里面还坐着一个客人正在和刘老太聊天,见进来两个人很礼貌的停下来,互相介绍后,刘老太看向他们的目光充满探究,明晃晃的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哪里来的穷亲戚,送这些东西也不知道要求着办什么事。
落座后,卫云开和宋月明打招呼叫人,大约是过年要见客人,宋卫兰今日穿的很讲究,皮鞋黑裤和枣红色毛衣,配上盘在脑后的头发,乍一看倒是温柔贤淑的模样。
“你俩结婚我都没去,真是亏待你了月明,不过我看着孩子挺不错,你俩可得好好过日子。”宋卫兰边说边拉着宋月明的手,显得多亲近似的,说到过日子更是重重捏了捏宋月明的手心。
宋月明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就安然坐在那儿拉家常,不多时,来拜访的男客起身离开,刘老太到门外送人,宋卫兰趁机把钱塞给她,还冲她眨眨眼。
宋月明搞不懂宋卫兰的操作,但却知道她不是个好人,略微坐坐就提出要走人。
宋卫兰一把把她拉住:“不行,要是让你走了我回家都没脸见你爸妈,必须留下吃饭,你姑父和你表弟就能回来。”
“姑,我们还得去走亲戚呢,要是晚了就来不及了。”
“也是城里的?在哪儿住,干什么的,我送你们过去。”
“在造纸厂上班,就是个车间工人。”这一家是王宝珍的娘家弟弟,他们要喊舅舅的,宋月明只想尽快把亲戚走完。
宋卫兰问出来这个亲戚只是个烧锅炉的,就不再说什么,只是埋怨:“好不容易来一趟,都不在家里吃顿饭,哎,月明,你让说啥好?”
宋月明只能笑着应付过去:“以后有空进城就来找小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