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多亏了陛下将战事推到交州,不然在乱军之下,哪还能有秋收!”
“你个老李头,还分不清朝廷待咱们还不好吗?”
一个高个儿汉子被周遭百姓一阵数落,连忙摆手解释着:
“哪有的事,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随口也不行!”
高个儿讪笑着道:
“要是我不乐意,我能跟你们一起偷摸着运粮吗!”
“这又不给钱不给粮的,路上咱们还得自掏腰包。”
“掏就掏!”
一个身板硬实的老汉道:
“老子全副身家都压在股筹上了,有这批粮食,汉军胜的更快,战果更多!”
“这股筹兑出来的东西,也就更多!”
“老汉我敢赌!”
无论这些百姓,是出于何种目的,或是为了股筹利益,或是想看着汉军大胜,又或是单纯的感恩。
他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
自发的,为汉军运粮。
并非完全没有汉军将士们管制,毕竟平日里用民夫做后勤,也是有军官监督,以防民夫吞没军粮。
但只有那么十来个士卒。
而且没有任何距离感,都是乐呵呵的,与百姓们说笑着。
甚至都没做什么监督的活儿,只是指路、开路,或是探探附近的消息。
他们们都相信,这群最可爱的人,不会贪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粮草越走越深。
眼见着,就要抵达逐溪了。
“虽然咱们都挺累的,但是,想想看,朝廷大胜啊!”
“眼见着就能收复失地了,大汉万年!”
尽管运送物资的过程异常辛苦,但百姓们始终坚定地前行。
有时他们被突发的大雨浇湿,有时陷在了泥坑,有时被树枝刮破了腿脚,但他们心底一直都有一口气。
甚至是越挫越强,将这自发来做的运粮,看得格外神圣,极具使命感。
这时候,刘恪还在大营里计算着粮秣。
乱世之中,粮食太珍贵了,一粒半粒,都得精打细算。
就在此时,一个传令兵手忙脚乱的来到帐前,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呼道:
“陛下!”
“粮”
“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