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吗?”
他自言自语的念叨了一声,又要学点东西了。
“陛下!”
转过头来,刘恪正要继续布置下一步的计划,却见得典褚从帐外闯来。
“陛下你没。没事啊?”
千险万陷,过度关心的典褚,总算是多了个卷舌音,没把“死”字说出来。
“朕自然是没事的。”
“陛下,是将士们,营中将士们,都说陛下中箭了”
典褚急忙解释,他本就笨嘴拙舌,这次直接语无伦次。
“好了,你就待在朕身边吧。”
刘恪笑着拍了拍典褚健硕却又布满伤疤的胸大肌:
“你为大汉身负何止百创?”
“朕就是真的中了三五箭,又有何不妥?”
刘恪见此,索性再让夏不具给自己来了个全身检查,一个两个的都这么紧张,简直难绷。
等夏不具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众将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好了。”
刘恪顿了顿,严肃起来:
“现在在东胡人眼中,朕应该是重伤,乃至身死。”
“机会来了,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做?”
岳少谦道:
“还望夏太医离帐之后,不要提及陛下伤势。”
“若有人问起,只需说陛下安然无恙。”
夏不具点头退下,他不是啥智囊,也不是啥名将,人家怎么吩咐,怎么做就是。
而后帐中诸将,也开始议论起来。
狄邯道:
“若是东胡人真的相信陛下中箭,必然会趁势主动来攻,我军正好以此为诱饵。”
巴尼汉提议道:
“不如让军中将士穿上白衣,再降半旗,显得更逼真一些。”
众将议论纷纷,各有计划。
唯有李景绩的出言不受认可,不过他也习惯了,一直念叨着“计算”,开始自我提高。
“这高州,注定是乞颜思烈的埋骨之地。”
刘恪拍了一下手,彻底定下后面的计划。
很简单,接下来就是让东胡人更加相信大汉天子已死的事实,从而引蛇出洞。
葬礼啊,哭丧啊,都得齐全。
“朕若是身死,军中有人叛逃投敌,也很正常吧?”
刘恪想了一下,又说了一句。
众将思索一番,两军存在较大的兵力差距,而且皇帝身死,汉军内部滋生出投降主义思潮,也很正常。
岳少谦出言问道:
“陛下是想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