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的更是南征北战,打的大汉节节败退的东胡大可汗。
岳少谦在城头上,踌躇两步。
忽而看向将士们,开口道:
“天下纷扰,大汉危在旦夕。”
“但别忘了,如今圣天子临朝,汉家儿郎总是不吝于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功名利禄,山河家园,将有待于你们的浴血奋战。”
“有人声称,东胡人勇武且悍不畏死,汉人显得庸弱温顺,无法硬战。”
“可是在这中原大地上,你们的祖先曾征战沙场,北逐胡虏!”
“庸弱温顺,无法硬战,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在这中原大地上,汉人绝不会输给蛮夷!”
岳少谦并不很擅长忽悠人,相比刘恪的话术,差了不少。
但下面没有人反驳他。
岳少谦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就足够让他们热血沸腾的相信,汉军不会输给东胡人。
“今日死伤了不少弟兄,要继续招募些青壮。”
“但本将可以保证,很快你们就不用继续熟悉这些新面孔。”
“陛下不日就会率军来援。”
岳少谦说完,将士们的低落心情,已是一扫而空。
在守城之战中,岳少谦已经建立了足够的威望。
以诚待人,对于战事如何,没有任何隐瞒。
而且临敌应变,出奇无穷。
统军更是号令严明,赏罚有信,与士兵共度甘苦寒暑。
尤其是这个赏罚有信,简直了。
当初岳少谦率兵趁机攻取康海郡,算得上大功一件。
皇帝就大有赏赐。
对岳少谦这个主将,更是没少赐东西。
但岳少谦尽数分与了将士们。
也正因此,这些将士们,才会在这种困境之中,和岳少谦一同守城,而没有一个退走。
所以,所有人都对岳少谦的话,深信不疑。
很快,援军就来了。
岳少谦昂首看着所有将士们:
“各位都经历了守城之战,当知东胡人凶恶,数量成千上万。”
“你们若想在战场上活命,便得严加训练。”
岳少谦当即下令,让手下各个军官,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训练士卒。
副将马括不解,问道:
“将军为何如此?此举不是让他们各自为战?”
岳少谦道:“现在与胡虏战,经常要变阵,几步之间就有变化。”
“临机反应,在于瞬息之间,不能总询问大将,战场上是来不及的。”
“故我让士卒认识上级将领的意图,使用起来,便能如臂使指,若能达到这种程度,各自为战,自然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