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傅爱卿说的在理。”
刘恪沉吟片刻:
“那么现在要考虑的是,我军主力若是不分兵,只为占据局部优势,应该往哪一路打。”
众将商讨一番,纷纷道:
“陛下应当发兵救援逐溪县。”
“康海乃郡城,不仅坚固难打,兵源还足,又是屯粮之所,纵然那乞颜金瀚,乃天下名将,一时半会儿,肯定啃不下来。”
“徐闻县虽然并非大城,但与琼州连通,且属于高州腹地。”
“乞颜大显纵然能兵围徐闻,但还须防备琼州增兵,以及被我军主力包围,必然不敢全力攻城。”
“唯有逐溪县这一路兵马,足有十万之数,且有东胡大可汗亲自率领,危在旦夕,不得不救。”
刘恪踌躇一二,没有急着做决定,而是再三问道:
“若是岳少保能守住逐溪县,我军能否兵进徐闻,将乞颜大显这一路兵马吃下?”
“这乞颜大显深入腹地,孤立无援,若是我军大军压上,确实有可能败敌。”
傅玄策面露犹豫之色:
“只是逐溪县至关重要,敌人若是拿下了逐溪,便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而我军丢城失地,又折损一员大将,必会军心动摇,如此一来,后果就不可估量了。”
刘恪也知道逐溪丢了,会出大事。
而且岳少谦统兵之能过硬,现在汉军主力看似有七万兵马,但实际上并没有人有着统帅大军的能力。
狄邯勉强可以。
但他降将、囚徒的身份,没有过硬的军功在手,很难服众。
唯有岳少谦。
最好是接应岳少谦后,令其统帅大军,任凭东胡怎么分兵,怎么多路齐攻,我自巍然不动,在一路打出优势。
而且现在大敌当前,一旦军心不稳,只怕琼州内部,也不会安稳。
可汉军现在,也需要一场胜仗。
如果直接救援逐溪县,万一出了岔子,可就没有迂回之地了。
思虑再三,刘恪还是做了决定:
“攻徐闻吧。”
狄邯不解道:
“陛下打算弃了逐溪县吗?”
刘恪摇头,断然道:
“逐溪有岳少保固守,岳少保既然敢率兵支援,必然也是想过,如何应对东胡大军围城。”
“退一万步讲,即便我军成功解了逐溪之围,待另外两路东胡兵马回师,也容易陷入重围,必然守不住。”
“朕信得过岳少谦。”
“等到朕这一路兵马,在徐闻县取得优势之后,再发兵支援也不迟。”
刘恪现在就是想拖,拖得越久越好。
与在交趾的情况完全相反。
现在东胡成了汉军的角色,而大汉则是成了交趾的角色。
而且刘恪手中,还有普六茹阿摩这么一个后招。
等到距离高州最近的普六茹部生变,才是和东胡主力决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