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 > 第344章 第 344 章(第5页)

第344章 第 344 章(第5页)

至于这个时代的人所看重的贞节,那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只要她家小姑娘觉得值得,不会后悔就够了。

之前买了两只撒手没让往来的商队捎回京城给惜春解闷,不叫惜春哪一天真的想不开修道去。不是她想干涉惜春的决定而是因为那一年,湘云想明白了一件事。

史湘云为什么不是史家的孩子,为什么史家的孩子会被人丢弃在红螺寺外。

这应该都是警幻安排的剧本。

她给元春安排了人间帝王,给迎春安排了中山狼,再给探春安排了和亲远嫁,那么她给惜春发排的就是阴差阳错,爱而不得的戏码。

身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狸猫换太子的结果。史湘云会与荣国府有牵绊,惜春也会按着设定好的人生走下去……

如果她没来,大观园会抄,惜春会出家避世。介时一个和尚,一个姑子啧,这娘们下手忒狠了。

收回思绪,湘云看着太后想要说教的样子仍旧好脾气的笑着。

真是个操心命。

~

另一边,胤禟在南书房见了刚刚下了早朝的弘辉。按着规矩行了君臣之礼。弘辉原是想要免礼的,但被他九叔这一身震了一下,回过神时他九叔都已经行完礼了。

弘辉上前将人扶起来,又引着胤禟去一侧的暖阁说话。

老四虽然提前登基了,但他驾崩和弘辉继位的时间却与他记忆里的时间差不多,胤禟不知道这是不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不过相较于弘历,胤禟更喜欢弘辉。

无论是弘辉的品性,还是他这个人。但不管怎么说大清有个清明的君主,也是宗室和百姓的福气。

一走就是六年多,要说的话正经不少。胤禟说了一回他们都去哪了,各个国家的风俗和情况如何,最后才将一直捧在手中的小匣子郑重的递给弘辉。

这是他们在国内弄回来的图纸。

凡是胤禟觉得有用的,比大清先进的,胤禟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回来。

他们有金银,还有湘云这个自带作弊器的,弄这些图纸回来不算难事。至于是不是小人行径他就小人怎么了?

自来重文轻武的后果都是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清是马上得的天下,若是再学历史那些朝代重文轻武,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步上那些朝代的后尘,成为名副其实的前朝。

火炮和火铳这类武器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如果大清不将自己武装起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昆仑奴随意买卖的命运未尝不会落在他们身上。

胤禟说的这些,弘辉都听进去了。他本来就不是那种狂妄自大,不听劝的人,此时从胤禟那里知道了外面的情况,也不由生出几分紧迫感。

打康熙年间,大清就有红衣大炮,火器营了,但数量却不多。原本弘辉就想着加大兵部开支,这一次听了胤禟的话更是准备在原有预算上再增加一倍。

二人正说着话呢,就听宫人来回话,说是时康公主到了。

没错,时康格格因着弘辉这个老子的继位也从格格晋了一阶,正式成为皇后嫡出的和硕时康公主了。

咱们这位嫡长公主可不了得。

自小受教于先帝,文治武功更是比一般男儿都强。如今跟着叔叔和兄长们站在朝堂上,更是时不时的就能拿出叫人惊艳的对策来。

上个月,这位时康公主竟然还提出了官员养老金的建议。

自古官员就没有什么退休的明文规定,更没有养老金的福利。卸任后全靠当官时得来的俸禄和灰色收入以及一些庄子收成过日子。

地方官有养廉银,京官可没有。再加上四爷严查贪腐,灰色收入骤减。俸禄不高的情况下,就只能靠一些庄子收入养老了。

时康公主的提议就是完善官员卸任制度,之后以入仕年限以及卸任前的官阶按比例为卸任官员发放养老金。

入仕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可按180两的80发放。

入仕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按180两的70发放。

……

具体发放比例可以再做研究,但这个提议却挺叫人心动的。

弘辉闻言,并没有立时说可否,而是让时康公主统计一份大清所有官员的基本信息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