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之实业巨头 > 第584章 上沪合作事宜(第2页)

第584章 上沪合作事宜(第2页)

“陈生这是担心未来的拆迁成本过高?”潘局长也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目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的情况,他其实也知道一些,之前有个简单了解,在得知陈志文要投资上沪高速后还专门去研究了下,不过燕京市与和黄的具体合同他就看不到了,因此不知道这个情况。毕竟他还没来得及为这件事专门去过燕京,很多事情只是看了一些资料。

“对,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京津塘高速公路正是如此操作的,建的是双向四车道,但征地留了8车道,一些特殊地方还预留了更大的面积,虽然这会对现在的投资造成更多的压力,但总比留到以后要强多了,现在花一万块能够解决的事情,等到了十几二十年后,可能一百万都不一定够了。

当经济发展起来后,征地的成本只会指数级增加,而现在,基本上给点钱就能直接拿下来,用外汇效率更高,更不要说,这个时代,这样的大项目,碰到征地老百姓也愿意配合。当然,陈志文也不会占这个便宜,该补偿的还是会补偿的,碰到房子搬迁,那至少也会在另外一个地方,由政府出新土地,然后合资公司出钱给他们建房子,田地的话,政府可能也会安排换地等等。

“这方面会涉及到不少资金,陈先生也知道这样的高速项目需要我们两方合资,我们这边也会出不少资金,所以还是需要市委同意的。”潘局长解释道,他也只是来做个前期沟通的,因为他懂一些专业知识,这方面,市委也许不会过问太多,可涉及到庞大资金的,那是肯定要管的。

虽然对国外的拆迁也有所了解,潘局长也知道未来的拆迁成本肯定会更高,可这么大的工程,即使现在征地成本低,到了最后也就变成一笔很大的资金。未来的钱省的再多,也是未来的钱,如果现在的钱不够,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上沪市这边的资金,不够吗?”陈志文问道。

修建高速或者大型港口,在几十年后,对于内地政府来说,只要不是那种人烟稀少建高速必亏的地方,在经济收益上未来能够平衡住,那绝对不需要为了钱而担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现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个大型基建项目,未来效益再好,但对现在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国家财政有限的情况下,也都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投资的,突然多了一个大型项目,对政府来说财政压力也不小。可外资来投资基建,也是国家层面非常乐意看到的,且这样的机会也是非常少的,不是像京沪高速那样已经很早期就规划好的项目,其他地方,能有外资来投资,中央肯定是积极参与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在陈志文的角度上,如果可以独资,那就更好了,可惜法律层面不容许。

“这一点陈生放心,资金方面,是有点压力,但我们上沪市还是没问题的,中央那边也是全力支持我们的。”潘局长连忙说道。

“其实,如果资金有问题,我们可以从香港那边融资,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粤深高速都比较成功,目前香港那边,对于国内高速,不能说非常看好,但至少不看差,要获得足额贷款,并不难。”陈志文说道。

“香港的银行?陈生说的是您旗下的海信银行吗?”潘局长问道。

“对,不过也不仅仅是海信银行单独参与,我还会带着香港的其他银行一起,这种大投资,一般都是多个银行一起。”陈志文说道。

之前在投资京津塘高速的时候,海信银行还没有被他收购,因此,京津塘高速的资金,都是来自于汇丰与渣打的组合贷款。

现如今自己的银行,在香港的规模,已经经次于汇丰,又受限于香港银行法,没办法贷款给自己相关的公司,那么,内地的很多大型基建项目,就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沪杭甬高速,也只是第一个目标项目罢了,将来,海信银行主攻合作的地方,就是内地的基建,不仅仅包括他投资的,那些他不参与投资的,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甚至内地独资的项目,也可以合作。

这也算是间接参与内地很多无法插手的基建工程的一种方法了,且在知晓未来的情况下,几乎没有风险,这对于在香港无法再继续扩张的海信银行来说,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好,这件事,我想市委应该也不会拒绝。”潘局长说道,国内基建项目,利用海外贷款其实也是常态了,数个大型铁路、机场、港口也都是用的日本或者欧美的贷款。

“其他方面,就等着后面我们双方的专业团队确认高速路线后再说吧。”陈志文笑说道。(本章完)

喜欢重生之实业巨头()重生之实业巨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