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向阳就召集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开会。
"从今天开始,咱们工厂进入战时状态。"他在会议室里严肃地说道,"华联的订单必须按时完成,这关系到工厂的信誉和大家的饭碗。"
车间主任老刘举手发言:"厂长,按照现在的产能,八百万的订单至少需要四个月。但是合同要求三个月交货,恐怕"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提高产能。"李向阳说道,"第一,延长工作时间,实行三班倒;第二,紧急采购一批新设备;第三,临时招聘一批工人。"
质检科长小张担心地说:"厂长,这样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绝对不能!"李向阳斩钉截铁地说道,"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宁可少赚钱,也不能砸牌子。"
散会后,李向阳和王二狗分头行动。
王二狗负责联系设备厂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调来新的生产线。
李向阳则亲自去县劳动局,申请临时招工许可。
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妥当。
第二天上午,工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说是三合山珍宝要大量招工,而且待遇优厚。不光是本村的年轻人,连邻村的也赶来了。
李向阳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既高兴又犯愁。
"这么多人,咱们要怎么选?"王二狗也凑到窗前。
"先按技术水平筛选,"李向阳想了想,"会开机器的优先,有工厂经验的优先。"
正说着,门外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进了厂区。车门一开,下来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人。
"请问哪位是李向阳先生?"男人环顾四周。
"我就是。"李向阳走了过去。
"您好,我是省城科技发展银行的客户经理陈明。"男人递上名片,"我们听说您的企业发展很不错,特意过来了解一下合作的可能性。"
李向阳接过名片看了看,心中暗想,这真是好事连连啊。
"陈经理,请到办公室坐。"
"好的。"陈明环顾了一下厂区,"李总的企业规模确实不小,很有发展潜力。"
来到办公室,陈明开门见山:"李总,我们银行有一个专门针对成长型企业的贷款产品,利率优惠,手续简便。"
"能具体说说吗?"李向阳来了兴趣。
"最高可以贷款一千万,年利率只有8,而且前两年只需要还利息。"陈明说道,"以您企业的资质,完全符合条件。"
这个条件确实很诱人。李向阳正愁扩大生产需要资金,这就有人送上门来了。
但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道:"陈经理,你们为什么会找到我们?"
陈明笑了笑:"说实话,昨天华联超市的林总给我们推荐的。她说您是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原来如此。看来林雅静不仅仅是在业务上支持他们,连融资渠道都帮忙打通了。
"这样吧,"李向阳说道,"我需要和合伙人商量一下,明天给您答复。"
"没问题。"陈明站起身,"李总,机会难得,希望您能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