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寇自重,想来应该都能明白。
倭寇只要存在一天,那就可以一直向朝廷要钱要粮,整条利益链,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
所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水师消灭这些倭寇的。
至于死伤的百姓,没人会在意。
而大部分水师将士的利益都在海外,而倭寇之事,对他们来说,好处太少,还要得罪人,实在是不划算。
这么多年下来,水师上下已经形成了另外一个利益集团,只是他们的利益在海外,和大明内部的利益集团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相反双方是可以合作的。
如此一来,受苦受难的自然就是食物链最底端的那些人了。
嘉靖三十年开始,倭寇之患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他们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是海盗,有逃出大明的通缉犯,有沿海的渔民,还有从倭岛出来找活路的倭人,等等等等,成员非常复杂。
但他们的统称就是倭寇。
一直以来,他们的存在就是利益集团用来做脏事的。
但收益却越来越少。
这让一些倭寇势力非常不满,但又不敢和背后的利益集团闹翻,只能上岸劫掠。
而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也默许了倭寇的劫掠。
于是就发生了几十名倭寇就能轻易攻下一座县城的情况。
倭寇之患越严重,背后的利益集团所能获得的好处就越多。
比如,借剿灭倭寇扶持自己一派在军中的将领,从而掌控兵权,加大自己这一派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或许会有人问,当初朱厚照不是从宗室中挑选了一些人吗?他们现在在哪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老的老,退的退,朱厚熜也没有再补充朝中的宗室人员,作为皇帝,他对于宗室有天然的防备和不信任,更不用说还有人在朱厚熜的耳边说宗室子弟的坏话。
他们现在的处境不能说是有多么恶劣吧,用夹着尾巴做人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
甚至已经有人投靠了严党。
在这样的情况下,宗室子弟在朝堂上已经失去了当初朱厚照招他们入朝为官的作用。
宗室的身份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处境极其恶劣!
…
倭寇之患,已经惊动了皇帝朱厚熜,下令剿灭倭寇。
其中,像是俞大猷、戚继光等将领开始崭露头角。
嘉靖三十一年四月,倭寇徐海、陈东等率倭寇万余,战船千艘自舟山、象山登陆,分掠台州、温州、宁波、绍兴。
五月倭寇攻占黄岩县城、劫掠七日后撤离,转掠象山、定海。
六月至七月,倭寇蔓延至苏松地区,江北告急。
其中金陵没有在守备徐鹏举的指挥下,歼灭了来犯的倭寇,但没有朝廷的命令,他没有办法调兵出征。
并且这一次调兵抵御倭寇,他还得上书解释情况,并由朝廷派人来调查。
嘉靖三十一年的倭寇登陆事件自然不止这么点,这只是影响最大,最严重的几次。
南至福建泉州,北抵淮扬,沿海万里,同时告急。
也正是因此,才直接惊动了朱厚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