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这几个项目的支持,十几个村庄好似仅仅一年就进入了小康社会。
房子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一家挨着一家。
家家都有能拿得出手的几样电器。
只算这十几个村子,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四九城。
好事不仅是村民的,还有赵副镇长的,年后开会之后,正式荣升赵镇长。
当然,这和王铁蛋脱不开关系。
在赵副镇长的“努力游说”下,王铁蛋将饲料厂、水果加工厂、面包厂,以及未来的服装厂都设在了密云县城周边。
投资总额未知,但带动的发展肉眼可见。
有了这份履历,赵副镇长的政治生涯才又进了一步。
还不到五十岁的年龄,未来可期。
除了这些建设,王铁蛋还搞了一个老头乐汽水厂。
没办法,老头老太太整天闲着没事干,总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江婶任厂长,侯婶任副厂长,其他各种职位一大堆,老头老太太自己分。
有着最先进的机器,还有招募的不少劳力,不需要他们干重活累活。
而厂长最多的订单就是王铁蛋名下的各个产业。
只肯德鸡一项,就够厂子保持盈利状态。
验收完院子,王铁蛋重新回归了躺平生活。
三伏天嘛,太热,去信用社签字收钱,都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周一次。
这天,王铁蛋还在睡午觉。
一辆轿车停在了95号院门口,从上面下来一名穿着靓丽的女人,一手拎着包,一手还领着个孩子。
两人正是回大陆投资的港商娄晓娥和放暑假的儿子娄继业。
开始去的是101号院,可那边门关得死死的,拍门没人应,这才来到了95号院这边。
刚进去,看着熟悉又陌生的院子,娄晓娥忍不住地感慨。
“继业,你妈我啊,就在这个院子住了四年。”
“那爸爸呢,他住了几年?”娄继业问道。
“他应该是60年住进来的,六六年搬到101号院的,你算算几年。”
“七年~”
“嗯,差不多,我嫁进来的时候,他还没成年。”
说话间,两人已经进了前院。
此时,闫家已经搬走,倒是没人再堵门。
前院只剩下三家,两家是新住户,想融进新养老团,一直没融进去,之后也没搬走。
还有一家是孟家,也就是赵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