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学勤让秘书给斯力加的马林拍了份电报,让她搞技术攻关,解决塑料问题。
总山很早就提出“塑料”的概念,产品也搞出来了,但这些新材料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不短的距离。
马林是那种头脑极为灵活的人,她接到指示,立刻派人去专利局,将关于塑料的专利全都查了一遍,然后就开始猛砸钱,把能买到的专利授权都买到手,其中就包括国宝新材的酚醛塑料专利。
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马林领导的课题组,就搞出来沥青改性橡胶和橡胶改性沥青两种产品。
在橡胶中添加约20%的沥青,可以使橡胶的硬度大幅度提高。这既给炼油厂的副产品沥青找到一条不错的出路,也大幅度降低了橡胶原料短缺问题。
这种改性橡胶用来生产车辆轮胎的外胎,还可以大幅度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
尽管还没搞出可以用来做管材的塑料,但这项发明还是得到了总山嘉奖。
而马林顺手就用这项专利,又投资了一个“保固轮胎厂”,结果使得斯力加的股票逆市上涨,甚至创了新高。
刘学勤没有在云南停留太久,此时云南人口太少,而且以少数民族为主。
在云南的汉人主要是明朝时搞军屯制留下的遗民,以及延安府人口南迁安南时,留在云南的陕西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计不过十万之数。
云南除了有塞国最大的银矿和铜矿,种植茶叶、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其余方面就乏善可陈。
刘学勤认为云南的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所以他给总督张庵的指示是:“只要抓好稳定、教育和扶贫三件事,便是功莫大焉。”
云南连接广西和安南,枢纽位置非常重要。
此外,此类欠发达地区,向来是传教的沃土。云南别的不行,但塞音教的宗教活动却非常活跃。
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传教活动,云、广两省的塞音教徒已经仅次于塞音教的大本营甘肃。
尽管日程紧凑,但刘学勤还是将这两省的塞音教的舵主、堂主以及护法之类的骨干召集到昆明,给这些人讲了一次道。
“我教的宗旨是发现知识,弘扬知识,特别给普罗大众,给广大底层贫苦百姓带去福音。”
“这种福音是我,塞音老仙的大慈悲心,也是你们的大慈悲心。”
“学我塞学,可以明己心,可以知未见。未见是什么?就是正在发展,而没有完全呈现的普遍规律。”
“我们用塞学立教,用塞学建国。现在你们也看到了,我塞国如今年产值近25亿元,船坚炮利,即便横扫天下,也不在话下。”
“你们是我教的中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你们的个人境遇也发生了变化。但我要求你们不忘初心,须谨记,我教救济的并非贫苦,而是为这座天下代言。”
“我们前进的方向,必须是进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