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带领着关西物流的项目部,也跟随商团到达了巴里坤。
作为蒙古人,这地方他并不陌生,不过心态已经发生极大转变。
他在总山社稷峰的培训早已经结束,社稷峰的学问包括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最新的知识,尽管他十分好学,但这么短的时间内,想把整日在总山做学问的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消化,也有些不现实。
但无论如何,这些知识极大开拓了他的思想,也让他品味到了其中乐趣。
回到关西物流不久,年轻的蓝牙就得到了新的机会,让他出任巴里坤城营建项目部的总经理,其实就是个大项目经理,问他敢不敢接?
稍加犹豫,蓝牙就答应了。他知道要是这个项目能成功,他就差不多能跻身关西物流的中高层班子,差不多能够到某个项目公司或者事业部的经理,哪怕是个副职也不得了。
几乎等于有了半个官身,将来甚至有可能成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
他在总山认识的好朋友马林,忽的一下就成了纳瓦侯,还做了正部级的石油公司经理。
当时他羡慕的好几天睡不着觉,不过他后来也听说了马林的身世,知道人家本身就是部落酋长,生下来就是贵族。
这一点,他是万万比不了的。后来马林还送了他一本签名版的【弑夫日记】,真正了解了师姐的心路历程和绝境中的挣扎,他也是佩服的很。
然后他就释然了,无论身份还是资质,师姐马林都不是他能比的,做好自己就行了。
总山,瓦剌王子脱欢成了老仙新一任奉茶童子。
脱欢既是人质,又是老仙的记名弟子。他已经十七岁了,没有经过考核,连外门弟子都做不了。
在老仙跟前侍奉,脱欢心里从开始的不服,到后来的紧张,再到现在的敬畏。
因为他也需要旁听公共课程,脱欢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数理化。通过学习,与同学老师接触,看老仙处理政务,他感到了极大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草原上那种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放式经营相比,老仙这边做事就如同一部精密机械。渐渐的,当然认识到自己的浅薄时,他才能感受到老仙身上散发的强大威压。
奉了一个月的茶,老仙拢共没跟他说过几句话,也从来不问他问题。
不过有次他听到老仙跟大臣讨论蒙古部落的问题,把他听呆住了。
大臣说瓦剌地域虽广,可人口也就50万左右,年产值尚不足千万,连咱们随便一家规模以上的公司都比不了。
牧民普遍没有受过教育,如果去那边建工厂,还得手把手的教。现在去瓦剌投资,会不会风险太大?
老仙不以为然地表示,一旦贸易口岸建成,塞国的商品将会极大冲击草原市场。
还拿脱欢举例,说蒙语脱欢是锅的意思,可见牧民生活物资的匮乏程度。
说草原牧民虽然尚不富余,但却是个什么“蓝海”市场,像是很有潜力的样子。
老仙认为贸易点会导致牧民的生活方式急速转变,从游牧转向定居。瓦剌人是善于学习的,塞国的轮牧制,集体牧场的模式会很快传播到瓦剌。
“假以时日,他们会从马背上下来,筑城而居,像汉人那样种植小麦、青稞、高粱、玉米和土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和我们,就没有什么不同。”
老仙最后总结,令脱欢心惊。“难道上师还想真的吞并我的部落吗?”
倔强的少年在心中怒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