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倾,将自己的构想,低声向嬴政阐述起来。。。。。。
嬴政听罢,沉默良久。
他细细品味着秦臻构想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利用廉颇的处境、其内心的不甘与愤懑、对家族的担忧、乃至对兵道的执着……
这手段,高明得近乎冷酷,却又精准地把握住了人性最复杂的角落,环环相扣,直刺其心中最痛之处。
“先生……”
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与对谋略本身冰冷的欣赏:“洞彻人心,直指要害。此构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势…更兼直刺其心中最痛之处。
廉颇若纵知是计,恐亦难抗拒其中一二。先生之谋,鬼神莫测!”
他站起身,负手再次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那位苍老却倔强的身影在命运的岔路口痛苦徘徊:“此事,先生可放手施为。若能成,则我鬼谷学苑兵科,将添一擎天之柱,其光耀可泽被后世;
若不成,亦无损大局。寡人,拭目以待。”
秦臻亦起身,躬身郑重道:“谢大王信任,臣必尽心竭力。”
随后,嬴政不再停留,带着对廉颇去向的思量、对燕国问题即将被巧妙处理的期待,以及对秦臻那番延请廉颇授课构想的深刻印象,转身大步离去。
“臣,恭送大王。”
书房内,重新恢复了宁静。
秦臻缓缓坐下,再次拿起王贲那份关于铁浮屠进展的简报。
然而,他的目光却已穿透了纸面,仿佛看到了北方边塞即将燃起的烽烟,邯郸城内因权力更迭而涌动的暗流,以及……那个即将肩负重任、崭露锋芒的年轻身影。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淡然微笑。
。。。。。。。。。
咸阳城、相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吕不韦端坐于暖阁主位,炭火映着他深沉的面容,几位心腹谋士分列两侧,气氛凝重。
案几上摊开的,正是燕国使者递来的结盟国书。
“呵…”
吕不韦一声意味不明的低笑打破了沉寂,指尖一下下,轻轻叩击着案几边缘。
“燕王喜此请,无异于引狼入室,更欲驱虎吞狼。”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其反复无常、轻诺寡信之名,天下皆知,岂止于燕赵?
今日可盟秦攻赵,明日便可联赵抗秦,甚或转求齐楚以自肥。
此等反复之性,焉能托付?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谋士,他端起温热的陶杯,呷了一口,才继续道:“其二,亦是更要紧处。赵国新丧,赵偃篡位,立足未稳。赵国朝堂内外,惊恐者有之,不服者有之,怨恨者有之。
宗室疏离,权臣暗涌,廉颇被逐,军心浮动。
此乃天赐良机,正是令其自相倾轧,流血内耗,国力日削之时。
此若此时我大秦应燕所求,大举联军伐赵……兵锋所指,赵国朝野上下必感亡国之危。无论昔日有何龃龉,赵人为求自保,亦会被迫暂时搁置私怨,被迫拧成一股绳,同仇敌忾,共御外辱。
诸君试想,这岂非变相助了那赵偃?帮他坐稳大位,稳固了那窃取的根基?此乃自缚手脚,为敌张目,绝非智者所为。”
喜欢大秦哀歌请大家收藏:大秦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