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这代表缇娜亡我大周之心不死,还打算将芙米娅作为棋子藏在手中。”
“不过,既然芙米娅对缇娜仍有用处,就代表短时间内不会有危险。”
“想要将她救回大周,只能等民生富强,三军足备,再从长计议了。”
。。。。。。
想要振兴国祚,发展民力,最为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人口。
此次与英吉利帝国的战争,单是大周的军队就损失了不下三十余万。
因战火波及而死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现在的大周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的新生儿,来填补新鲜的血液。
一个新婴儿的降生,不仅是未来各个领域的人才储备,更能带动大量的消费力。
因此,次日处斩了各地抓捕上来的奸细后,柳毅便劝宁萱下旨,下达了一道旨意。
简而言之,就是朝廷鼓励百姓们多生优生。
凡是自旨意下达以后的新生儿,只要顺利生产,便可到当地官府,支领二两银子的赏银。
凡是有新生儿的家庭,可免除半年的徭役赋税。
新生儿从出生到成年,所有教育和医疗相关的费用,皆由官府提供。
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些旨意都堪称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福利。
许多穷苦人家,本就有心传宗接代,但奈何家境贫寒,入不敷出,所以根本不敢添丁进口。
现如今,朝廷颁布了这些全新的国策,生一个孩子不仅不会让家庭的压力更加繁重,反而可以提供诸多红利。
百姓们自然是毫无顾忌,纷纷埋头在家造小孩。
当然,为了让百姓们能放心大胆地生孩子,从朝廷国库拨发出去的银两,也是不计其数。
单单是第一批下发到各地官府的赏银,便多达八千万两之数。
幸好此次击败英吉利犯军后,缴获了不少价值高昂的战利品,让大周国库前所未有地充实。
当然,这八千万两,不过是最基础的第一步。
柳毅的烧钱计划,才刚刚开始。
一个月的光景过去,各地百姓都从战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柳毅便又向宁萱,进奏三道奏折。
这三道奏折,分别是建议在渤海、江淮两地开设造船局,从当届起改革科考制度,以及兴办幼学堂和讲武堂。
对于柳毅进献的政策,宁萱自然是没有丝毫犹豫,当场便奏准批复。
待到下朝之后,回到寝宫,才一一向柳毅询问。
“夫君,你这道奏折我虽是批复了,但属实有些太过惊人。”
宁萱为难道:“改革科考制度,兴办幼学堂和讲武堂,每一条政策都预估要花费八千万两银子。”
“而创立造船局,更是预估就要两万万两,还不算后续的追加成本。”
“若是如此挥霍,即便国库再是殷实,也将入不敷出啊!”